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繁叶
一、工具箱里的铜哨
清晨五点半,白归回的军绿色工具箱在智能工厂的中控室台面上泛着冷光。他指尖捏着枚黄铜哨子,哨身上的纹路被磨得发亮——这是他在特战队当班长时用的集合哨,二十年前在边境救牧民那天,就是靠这哨音把散落在暴雨里的战友聚拢起来的。此刻哨子正对着麦克风,李阳设计的声控系统在屏幕上跳出一行字:“识别成功,开启早间巡检模式”。
“爸,这哨音识别率达到98%了。”李阳抱着笔记本电脑跑进来,蓝色工装上别着的槐花徽章沾着晨露,“但王总说他们南方工厂有噪音,能不能加个备用的指纹识别?”
白归回把铜哨放回工具箱的暗格,与军功章、芯片、钥匙排成整齐的一排。“让你妈把法务部的合同范本调出来。”他指着屏幕上的声控模块,“在补充条款里加一句‘特殊环境可定制双模式识别’,跟当年咱们给高原矿区做设备时一样,得留余地。”他忽然笑了,“你王叔叔当年在边境当工程兵,最懂‘计划赶不上变化’的道理。”
李阳的手指在键盘上翻飞,屏幕上的代码像群跃动的小鱼。“我加了个‘槐花密码’,”他调出个隐藏界面,李悦画的槐花图案在上面缓缓旋转,“长按花瓣就能切换模式,比指纹更方便。”
白归回望着儿子眼里的光,忽然想起二十年前的自己。那时他趴在鼎盛的车间地上,用这把铜哨的尾端给老机床拧螺丝,李渊站在旁边说“归回,你这哨子不光能集合人,还能修机器”。现在看来,有些东西真的能跟着人走一辈子,只是换了种模样。
二、栀子花丛中的家长会
九点整,李悦的小学操场飘着栀子花香。苏瑶坐在家长席的第一排,手里的笔记本上贴着朵新鲜的栀子花,是女儿今早别在她包上的。班主任正在讲台上念优秀家长名单,念到“李悦妈妈”时,她忽然想起十年前第一次来开家长会,李悦怯生生地拉着她的衣角说“妈妈,别让老生知道爸爸是修机器的”。
“苏女士,您能分享下怎么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吗?”后排的家长举起手,目光落在她笔记本上的槐花图案——那是李悦设计的智能工厂草图,被班主任当成范本贴在教室后墙。
苏瑶站起身时,栀子花瓣从笔记本里滑落。“其实是孩子自己找的乐趣,”她指着窗外的老槐树,那是学校从鼎盛移栽来的,“她总说爸爸的工厂里有会‘思考’的机器,哥哥的实验室里有会‘开花’的芯片,就跟着画。”她忽然想起李渊常说的话,“环境就像土壤,你种什么,它就长什么。”
坐在旁边的张婶凑过来,手里拿着张鼎盛的产品宣传单:“苏姐,你家李阳设计的传感器真神,我家老头子在粮库上班,说装上后连老鼠啃麻袋都能监测到。”
苏瑶笑着摇头:“不是神,是用心。”她想起李阳小时候总蹲在粮库门口,看张叔的丈夫扛麻袋,说“要做个能帮爷爷省力的机器”。现在想来,有些念想就像栀子花的根,埋在土里时看不见,等开花了才知道有多深。
家长会结束时,李悦抱着幅画跑过来,上面是家校共建的“智能花园”设计图,花丛里藏着许多小小的传感器。“老师说可以用鼎盛的旧零件做模型,”女儿仰着小脸,辫子上的槐花发卡闪着光,“爸爸说让王爷爷带我们去车间捡边角料。”
苏瑶接过画,忽然发现角落里画着个小小的工具箱,上面别着朵栀子花。她知道,这孩子是把家里的样子,一点点画进了自己的世界里。
三、实验室里的跨代合作
午后的阳光透过实验室的天窗,在地上投下块菱形的光斑。王师傅蹲在地上,手里的扳手正拧着传感器的底座,李阳举着游标卡尺在旁边读数,李悦趴在工作台上给零件画槐花图案,三个人的影子在墙上叠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