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5章 枝蔓(1 / 3)

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枝蔓

一、工具箱上的露水

清晨五点,白归回的军绿色工具箱在三号车间的窗台上凝了层薄露。他蹲在刚装好的智能传感器前,指尖抚过冰凉的金属外壳,李悦画的槐花图案被晨露浸得发亮,像刚从枝头摘下来的活物。工具箱底层的暗格里,军功章与芯片并排躺着,月光透过窗缝落在上面,镀上层银白的光晕。

“白总,这是昨晚的运行日志。”值班的保全小李捧着平板电脑跑来,屏幕上的数据流像条安静的河,“凌晨三点有次微小波动,李阳说可能是地下电缆的干扰,让您看看要不要加个屏蔽层。”

白归回接过平板时,露水从工具箱边缘滑落,滴在传感器的底座上。他忽然想起二十年前在边境,也是这样的清晨,露水打湿了他的作战靴,班长蹲在战壕里说:“归回,你看这草叶上的露水,看着软,太阳出来就成了能解渴的水。”那时他不懂,直到在鼎盛的车间里,看着无数个这样的清晨,才明白平凡日子里藏着的力量。

“让李阳把屏蔽层的图纸画出来。”他从工具箱里拿出铅笔,在日志的空白处画了个简易的线圈,“用铜网包裹,接地电阻控制在2欧姆以内,跟当年咱们给老机床做的防干扰处理一个道理。”铅笔划过屏幕的声音很轻,却像刻在心里的刻度,精准得没分毫偏差。

小李望着他鬓角的白发,忽然说:“王师傅说,您当年在车间装的第一个配电箱,到现在还在用,比新的还稳。”

白归回笑了,指尖的老茧蹭过传感器上的槐花:“机器跟人一样,你对它用心,它就对你实在。”他想起李阳小时候总问他“爸爸为什么总擦工具箱”,那时他只说“擦干净了好用”,现在才明白,他擦的哪里是工具箱,是想把部队里的规矩,一点点擦进日子里。

二、栀子花香里的合同

八点整,苏瑶的办公室飘着栀子花香。她坐在红木办公桌后,面前摊着份刚打印好的合同,甲方是家南方的智能设备公司,合作金额后面跟着一长串零,比鼎盛去年的全年利润还多。合同的页眉处,印着个小小的槐花图案——是李悦昨晚用电脑画的,说“要让别人一看就知道是鼎盛的合同”。

“苏总监,对方的法务说,这几条违约责任太严了。”助理小陈抱着文件夹进来,鼻尖沾着点栀子花粉,“他们说‘没必要搞得像军事合同’,让咱们松松口。”

苏瑶拿起红笔,在“质量保证期”那条下面画了道红线。这条款是白归回加的,他说“部队里的装备都有质保期,咱们的设备也不能含糊”,后面还括号标注了“参照GJB9001军工标准”,看得对方法务直咋舌。“告诉他们,这不是严,是本分。”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二十年前,李渊厂长跟人签合同,就敢在‘不合格就退货’那条上按红手印,咱们不能比他差。”

小陈忽然指着窗外:“您看李悦那丫头,在给栀子花浇水呢。”

苏瑶望过去,只见女儿站在花丛里,手里的洒水壶是用饮料瓶改的,壶身上还贴着张便利贴,写着“每天早上九点浇水,每次半壶”——这是她从网上查的养花攻略,记得比自己的作业还牢。“这孩子随她爸,做事一板一眼。”苏瑶的嘴角弯起弧度,“上周她跟我说,要给每个合同都设计不同的槐花图案,让客户记得住。”

正说着,李渊拄着拐杖走进来,手里的保温杯冒着热气,里面是苏瑶给他泡的菊花茶。“合同的事别太急,”老厂长坐在沙发上,目光落在合同页眉的槐花上,“当年我跟第一家客户签合同,就一张纸,手写的,现在不也成了老交情?生意场上,心诚比条款管用。”

苏瑶把合同递过去:“您看看这几条,是不是太硬了?”

李渊戴上老花镜,手指在“售后服务”那条上点了点:“这条加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