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养分
一、工具箱里的军功章
清晨五点,白归回的军绿色工具箱在月光下泛着冷光。他蹲在三号车间的承重柱前,指尖抚过工具箱底层的暗格——那里藏着枚三等功军功章,边角被磨得发亮,背面刻着的日期“2002.7.19”早已模糊。这是他在边境执行任务时得的,那天他带着三名战友在暴雨里守了七个小时,直到把被困的牧民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带,回来时军靴里灌满了泥浆,像灌了铅。
“白总,环氧树脂调好了。”王师傅举着搅拌棒走来,保温桶里的灰色膏体冒着热气,“按您说的比例加了石英砂,凝固后硬度能赶上钢筋混凝土。”他瞥见工具箱敞着的暗格,忽然顿住脚步——二十年来,他只见过白归回在父亲去世那天打开过这格子,当时里面还放着张泛黄的黑白照片。
白归回合上暗格,金属碰撞声在空旷的车间里格外清晰。“把加固板贴在裂缝外侧,”他从工具箱里拿出卷尺,红色刻度在晨光里跳得精准,“上下各留五公分余量,防止应力集中。”说话时,指腹无意识地蹭过工具箱外侧的划痕,那是去年李阳学用角磨机时不小心碰的,当时小伙子红着脸道歉,他只说“工具就是拿来用的,磕磕碰碰才正常”。
王师傅忽然想起十年前的冬天。车间的老机床突然罢工,供应商说要等开春才能派人修,白归回就是蹲在这根柱子前,用工具箱里的扳手、锉刀、甚至还有枚备用的军用水壶,硬是把锈死的齿轮拆下来磨光滑,让机床撑过了年前的赶工期。那时他才知道,这个总说“当过兵的不懂技术”的男人,手里藏着多少真本事。
“李阳那小子,昨晚在实验室待到后半夜。”王师傅抹了把脸上的灰,“说要把传感器的线路重新走一遍,怕影响明天的验收。”
白归回的动作顿了顿。他望着窗外渐亮的天色,想起李阳小时候总偷拿他的工具箱,用螺丝刀拆坏了三个玩具车,却在七岁那年自己组装了个会跑的小木车,车头上还刻着“保护妈妈”四个字。“让他睡够四个小时再来,”他把加固板按在柱子上,环氧树脂挤出的白边像条细缝,“验收不急,人垮了才麻烦。”
二、栀子花丛里的账本
七点半,苏瑶的车刚停稳,就被家属院门口的栀子花丛绊住了脚。晨露打湿了她的米白色西装裤,沾着片带着香气的花瓣——这丛花是五年前李渊亲手栽的,说“苏瑶喜欢香的,让花香把办公室的机油味盖盖”,如今已长得比院墙还高,每到夏天就开得泼泼洒洒。
“苏总监,这是上个月的采购账本。”财务大姐举着个蓝皮本子跑过来,封面贴着张泛黄的便利贴,是李悦画的小太阳,“但有几笔技术部的报销单,李阳说‘爸爸知道用途’,没附明细。”
苏瑶翻开账本,指尖划过“传感器配件——3275元”那行字,忽然想起二十年前的事。那时她刚到鼎盛当会计,李渊把个掉了角的账本递给她,说“这是鼎盛的家底,每一分都要清清楚楚”,里面夹着张他亲手画的车间平面图,每个设备旁都标着“1998年购入,维修3次”。现在那账本被她锁在保险柜里,成了鼎盛的“传家宝”。
“把报销单给我。”苏瑶从手提包里掏出支钢笔,笔帽上的珍珠是白归回送的三十岁生日礼物,当时他红着脸说“战友说女人都喜欢这玩意儿”,后来她才知道,那是他攒了三个月的津贴买的。她在账本空白处写下“传感器线路优化”,字迹娟秀却有力,像她处理过的无数笔账目,温柔里藏着筋骨。
财务大姐忽然指着花丛深处:“您看李悦那丫头,又在喂猫呢。”
苏瑶望过去,只见女儿蹲在老槐树下,把书包里的火腿肠掰成小块,喂给那窝从去年冬天活下来的流浪猫。最大的那只橘猫总爱蹭她的校服裤,尾巴上还缠着圈红绳——是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