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5章 枝蔓(2 / 3)

好。当年车间的老机床坏了,我连夜坐火车去修,客户后来跟我说,就冲这股劲,这辈子都跟鼎盛打交道。”他忽然笑了,“你爸当年总说我‘太实在会吃亏’,可你看,这实在不就是咱们的根吗?”

三、实验室的槐花标本

十点半,李阳的实验室晾着排槐花标本。每片花瓣都被压得平平整整,贴着标签写着“采集日期:2024.5.25,青螺谷老槐树”,是李悦昨天特意从树下捡的,说“要让传感器记住家的味道”。少年站在3D打印机前,看着槐花形状的信号增强器慢慢成型,蓝色工装的袖口沾着打印材料的白屑,像落了层薄雪。

“哥,南方公司的人来了,在会议室等着呢。”李悦跑进来,辫子上的槐花发卡歪在一边,“他们说想看看传感器的‘槐花大脑’,就是你说的那个智能芯片。”

李阳的脸瞬间涨红,手忙脚乱地把芯片样品装进展示盒。这芯片是他熬了三个通宵做的,里面的算法参考了父亲当年在部队学的“加密通讯协议”,反应速度比进口的快0.3秒,却比对方便宜一半。“我……我怕说不好。”他的声音有点抖,像第一次在全校大会上发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

李悦把朵新鲜的槐花别在他的工装口袋上:“爸爸说,你做的芯片里有‘家的密码’,比什么都厉害。”她从书包里掏出个小本子,上面记着她查的资料,“我帮你记了客户可能问的问题,比如‘为什么用槐花形状’,你就说‘因为我们的工厂像槐树一样,根扎得深’。”

实验室的门被推开时,白归回正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他的旧工具箱。“把这个带上。”他把箱子递给儿子,里面放着套备用的检测工具,“当年我第一次跟客户介绍设备,就带着这箱子,他们说‘看你工具摆得整齐,就知道活错不了’。”

李阳接过工具箱,忽然发现箱子里多了张照片——是他小时候趴在父亲膝盖上的样子,父亲手里拿着螺丝刀,他手里抓着片槐树叶,背景是车间的老机床。照片背面有行字,是母亲的笔迹:“2012.6.1,李阳说要造比爸爸还厉害的机器”。

四、老槐树下的洽谈

午后的阳光透过老槐树的枝叶,在会议室的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斑。南方公司的王总坐在沙发上,手里转着个槐花形状的U盘——是李悦刚才塞给他的,里面存着智能工厂的3D模型。他看着窗外飘落的槐花,忽然笑了:“李工,你们这工厂,不像搞技术的,倒像个生态园。”

李阳的手指在演示屏上滑动,槐花形状的传感器在虚拟厂区里亮起绿光:“王总您看,这些传感器不仅能监测设备运行,还能测空气质量和土壤湿度,数据直接传到中控室。”他忽然指向屏幕角落的小图标,“这是我妹妹设计的‘猫咪通道’,能让厂区的流浪猫安全过马路。”

王总的眼睛亮了。他从事智能设备行业二十年,见过无数精密的方案,却第一次在技术文档里看到“猫咪通道”。“你们这设计,有股子人味儿。”他拿起桌上的槐花标本,“就像这花,好看还实用,能入药。”

白归回坐在旁边,手里的保温杯腾着热气。他没说话,只是看着儿子介绍方案的样子,忽然想起二十年前的自己。那时李渊带着他见客户,他紧张得说不出话,老厂长就把他的工具箱打开,说“归回不善言辞,但他的工具会说话”,后来客户真的因为工具箱里整齐的扳手,签了第一笔大单。

苏瑶端着刚泡好的茶走进来,茶杯垫是用槐花压的干花,是李悦昨晚做的。“王总尝尝这茶,是用咱们厂区的槐花茶泡的。”她把杯子放在桌上,“当年李渊厂长跟人谈生意,总说‘先喝茶,后谈事,茶喝顺了,事就顺了’。”

王总呷了口茶,忽然放下杯子:“合同我签了。”他指着屏幕上的槐花图案,“说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