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一战功成,天下惊(8 / 9)

“微臣谢长孙殿下提携!”

闻言,朱瞻基轻笑一声,说道:“这都是你该得的,你若没有这份才能,我就是硬把你扶持上来,也没有任何的作用。往后种种可还要看你自己了。”

对于朱瞻基的嘱咐,那郭济并没有说什么,而是再次朝着他躬身一拜说道:“微臣定不负长孙殿下提携之恩!”

朱瞻基点点头,嘱咐了一下明日出发,要他赶紧准备好挑选随行人马后,便将其打发了。

就当朱瞻基等人在镇江府的新政推行事务结束后,低调的筹备起接下来继续推行新政事务的

同时。

那汉王朱高煦所在的凤阳府却是热闹了起来。

在汉王朱高煦绝对的强权之下,那些凤阳府的官员们也是被逼无奈、

如今已经不是为了政绩不政绩的着想了,而是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

一些凤阳府的官员看不惯汉王朱高煦如此的行径,觉得这样的事情有违自己的信条,亦或者抱着对汉王朱高煦施压的想法,竟然主动到了朱高煦的面前要求辞官。

还表现的大义凛然。

可是,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辞官请求朱高煦不仅没有阻挠,还在答应了他们的辞官请求后附赠了一件礼物。

那就是他们自己的脑袋。

七名辞官的凤阳府官员,朱高煦眼都没眨一下,便命人拖下去砍了脑袋。

按照他朱高煦的话,我家那大侄子为了新政推行都砍了四十几个人的脑袋,这七个人的脑袋根本不过瘾,还放出话去多来几个人给他过过瘾。

遇见这种压根百无禁忌的浑不拎,那些官员是毫无办法。

至于朱高煦所说的让他们多去几个人,傻子才会去主动献上自己的脑袋。

同样,他们也不敢轻视那朱高煦曾经所说的话。

若是一个月内完不成,他们这些人的脑袋要全部带走。

被逼无奈之下,他们为了保命,此时已经是再没什么顾及了。

至于得罪不得罪那些当地的宗亲、权贵、官绅,那已经是往后的事情了。

一个月后过不了朱高煦这一关,他们一个个还谈什么往后。

这些个读书人也算是红了眼,照着镇江府的法子,便直接套皮干了起来。

今天一家,明天两家,后天就是十多家。

对此,朱高煦非但没有任何的阻拦,还颇为欣赏。

因为他实实在在的看见了那些耕地数目的疯狂增长。

抄家一个,多则几十万亩,少的也有数万亩良田。

加上抄家带来的影响,一些小地主,豪绅,纷纷赶来报备。

毕竟和抄家相比,交点银子又算什么事。

况且他们本身的耕地量又不大,多缴也缴纳不了多少,那些权贵之所以不缴纳,实在是因为手里的耕地太多了。

别说是摊丁入亩后的土地税了,就是以往的赋税,加一起也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数目。

所以他们才真的是舍不得缴纳。

而且这笔巨额银子是每年都要缴纳。

若只是缴纳一次,或许给点银子,他们又怎么会真的与朝廷硬碰硬。

短短的一两天内,那凤阳府的度田令推行也是进展飞快。

让那汉王朱高煦是整天露着一张笑脸。

见谁都是笑呵呵的。

并且还大张旗鼓的将此事宣扬出去,甚至命人暗中故意往外传播。

还一封奏折,将近期的进展送往了朝廷,交到老头子朱棣的手中。

朱棣虽然在看到这折子的时候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