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他吵,就是他那悔棋的劲儿,实在让人不舒服。”刘大爷也叹了口气:“是我不对,刚才不该急着辩解,还提以前的事。”
苏瑶趁机笑着说:“这就对了嘛!下棋本来就是图个乐子,输赢不重要,大家在一起开心才好。要不这样,我让小王再拿一副新象棋来,您俩重新下,这次咱们立个规矩,不许悔棋,但也不许因为下棋拌嘴,怎么样?”
两位老人对视一眼,都露出了笑容。王大爷点点头:“行,听苏院长的,不跟这老东西一般见识。”刘大爷也笑了:“谁跟你一般见识,等会儿下棋,我准赢你!”
周围的老人见状,也都松了口气,纷纷凑过来围观。小王感激地看了苏瑶一眼,连忙去拿新象棋。李渊站在一旁,看着苏瑶温柔又有条理地化解矛盾,眼底满是赞赏——这就是他的妻子,总能用最温暖的方式,抚平生活里的小褶皱。
三、家属上门提质疑 李渊用数据释疑虑
上午九点,养老院门口驶来一辆黑色轿车,车门打开,一位穿着西装、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男人走了下来,神色严肃地走进接待室。前台工作人员连忙通知苏瑶,苏瑶和李渊刚处理完活动室的事,便立刻赶了过去。
继续阅读
“您好,我是瑶光养老院的院长苏瑶,这位是我的先生李渊。请问您是?”苏瑶笑着伸出手。
中年男人握住她的手,语气却带着几分疏离:“我叫陈明,是住在三楼302房的陈桂兰老人的儿子。我今天来,是想了解一下我母亲在这里的生活情况,还有一些问题,需要你们给个说法。”
两人请陈明坐下,小王端来茶水。陈明喝了一口茶,放下杯子,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个笔记本:“首先,我母亲有高血压,每天需要按时吃降压药。我上周来看她的时候,她跟我说,有一次护工忘了给她送药,是不是有这回事?”
苏瑶闻言,立刻拿出养老院的用药登记本,翻到陈桂兰老人的页面:“陈先生,您看,这是您母亲的用药登记。每天早上七点、晚上七点,护工都会按时送药,并且让老人当场服用后签字确认。上周您说的那天,是因为您母亲临时想先去花园散步,护工陪着她去了,回来后立刻补送了药,登记本上也有备注,您可以看一下。”
陈明接过登记本,仔细翻看,确实看到了当天的备注,还有母亲的签名。他皱了皱眉,又提出第二个问题:“还有,我母亲说,最近早餐的种类太少,总是小米粥、包子,她想吃点清淡的面条,护工说厨房不做,这是怎么回事?”
李渊这时开口,语气平静却带着说服力:“陈先生,关于早餐种类,我们养老院每周都会制定食谱,并且提前发给各位老人和家属。您看,这是上周的食谱,其中周三和周五的早餐,确实有蔬菜鸡蛋面。可能是您母亲那天没注意,或者护工送餐时没有及时说明。”
他拿出手机,打开养老院的家属群,里面有每周食谱的公示,还有老人用餐的照片:“我们每周都会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调整食谱,比如有糖尿病的老人,会准备无糖的主食;牙口不好的老人,会把饭菜做得更软烂。如果您母亲想吃面条,或者有其他饮食需求,随时可以跟我们说,我们会尽量满足。”
陈明看着手机里的食谱和照片,脸色缓和了一些,但还是有些不放心:“最后一个问题,我听说前几天养老院里有老人吵架,还差点动手,是不是管理上有问题?我母亲年纪大了,经不起惊吓。”
苏瑶耐心解释:“陈先生,您说的是今天早上活动室的事吧?那是两位老人因为下棋发生了点小争执,我们已经及时化解了,没有任何人受伤。养老院里的老人大多是老朋友,偶尔会因为小事拌嘴,但都是无心的。我们有专门的心理疏导员,每天都会跟老人聊天,了解他们的情绪,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
李渊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