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晨光里的硝烟
潮声退去时,窗台上的贝壳还凝着露水。李渊把顶针项链放进铁皮盒,金属碰撞声惊飞了檐下的麻雀——那是苏瑶昨天刚买的鸟食,说要给孩子们养只“会送信的鸽子”。
“爸爸,鸽子什么时候来?”李阳举着蜡笔冲进卧室,画纸边角卷成波浪。李渊捏了捏儿子软乎乎的耳垂,这才发现他袖口沾着颜料,像极了当年在训练场摸爬滚打后蹭的泥渍。“等你把作业写完,鸽子就衔着信来了。”他弯腰时,后腰的旧伤隐隐作痛,那是在热带丛林里被弹片划伤的地方,苏瑶总说要给他贴膏药,却总在转身时忘了。
厨房飘来煎蛋的香气,苏瑶系着蓝格子围裙站在灶台前,晨光漫过她的发梢,在瓷砖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张副总那边的家属昨天来电话,说孩子在学校被人指指点点。”她把煎蛋盛进盘子,蛋黄的边缘微微焦脆,正是李渊喜欢的样子,“要不要……”
“我去看看。”李渊打断她的话,指尖捏着筷子的力度不自觉加重。他知道苏瑶想说什么,当年他在边境执行任务,家里被泼过多少次脏水,她从来没在他面前掉过一滴泪,却总在夜里偷偷擦药膏——那些被石块砸中的淤青,至今还在她小腿上留着浅淡的印记。
送孩子们去学校的路上,李悦突然指着街角的梧桐说:“爸爸,那棵树上有个鸟窝!”李渊顺着她的手指望去,树杈间果然有团乱糟糟的干草,几只幼鸟正探着头叽叽喳喳。“等它们长出羽毛,就能飞了。”他想起自己第一次跳伞时,伞绳缠绕在树梢,战友在地面喊他“笨鸟”,如今那些人有的长眠在烈士陵园,有的在千里之外的城市里,守着一家老小过着柴米油盐的日子。
集团总部的玻璃幕墙在阳光下泛着冷光,李渊走进电梯时,撞见张启明的秘书小林抱着纸箱往外走。女孩的眼睛红肿得像核桃,看到他时慌忙低下头,高跟鞋在地面磕出慌乱的声响。“张副总……”李渊刚想说些什么,小林却突然哭出声:“李总,我真不知道那些芯片有问题,我只是……只是想让我妈早点换上人工耳蜗。”
电梯门缓缓合上,把哭声隔在外面。李渊看着镜面里自己的倒影,突然想起在军医院的那些日子,伤员们总说“子弹没长眼,可人心得长眼”。他按下一楼的按钮,转身往人事部走去——小林的简历他看过,农村出来的姑娘,为了给母亲治病,白天上班晚上送外卖,考勤表上从来没有迟到早退的记录。
“李总,您确定要留下她?”人事主管推了推眼镜,语气里带着犹豫,“董事会那边刚发了通知,所有关联人员都要辞退。”李渊把小林的考勤表放在桌上,指腹划过那些密密麻麻的打卡记录:“给她换个岗位,调去档案管理室,没有我的批准,不许接触任何项目资料。”他顿了顿,补充道,“工资照发,让她把母亲的手术安排好。”
走出人事部时,走廊尽头的落地窗正对着街心公园,几个老人在打太极,动作慢悠悠的,像极了苏瑶总看的养生节目。李渊掏出手机给苏瑶发消息,问她中午要不要来送汤,指尖在屏幕上悬了很久,终究还是删了——他知道她今天要去给张副总的妻子送菜,那个女人昨天在电话里哭得上气不接下气,说孩子把自己锁在房间里不肯吃饭。
中午的阳光有些刺眼,李渊站在公司楼下的树荫里,看着苏瑶提着保温桶从公交车上下来。她穿了件米白色的风衣,是去年结婚纪念日他送的礼物,风把衣摆吹得轻轻扬起,像只展翅的鸽子。“怎么不上去?”苏瑶走到他面前,把保温桶塞进他手里,桶身还带着她手心的温度,“张副总的妻子说,孩子今天肯吃半碗粥了。”
“小林的事我处理好了。”李渊拧开保温桶,排骨汤的香气混着姜味漫开来,里面炖着他爱吃的玉米,“下午让老周陪你去医院看看小林的母亲,医药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