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2章 潮汐里的铠甲(1 / 2)

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潮汐里的铠甲

潮声漫过窗棂时,李渊的指尖正划过海图上那道金线。苏瑶的发丝落在他手背上,带着刚洗过的薄荷香,他低头吻上去,像多年前在边境哨所的雪夜里,吻她寄来的信纸上洇开的泪痕。

“阳阳今天在幼儿园画了艘船,说要载着妹妹去海底抓星星。”苏瑶翻过身,月光从纱帘漏进来,在她眼角的细纹上淌成银河。结婚十五年,她总说自己老了,可在李渊眼里,她还是那个站在码头举着“欢迎英雄回家”横幅的姑娘,风把横幅吹得猎猎响,她的笑比浪花还晃眼。

海图右下角压着个铁皮盒,李渊掀开盒盖,哗啦啦倒出一堆顶针。大小不一的铜质圆环在灯光下泛着暖光,最大的那个刻着“瑶”字,是苏瑶刚嫁给那时,在军属院的缝纫机上缝补他磨破的作训服时用的;最小的两个印着卡通小熊,是去年李阳李悦用零花钱给妈妈买的生日礼物。他拿起红绳,把顶针一个个串起来,金属碰撞的脆响混着潮声,像在破译一串密码——这是他从枪林弹雨里捡回来的日子,是比任何勋章都重的军功章。

“明天要去集团总部述职?”苏瑶的声音带着困意,手指却勾住他的衣角。李渊嗯了一声,把串好的项链轻轻放在床头柜上。转业三年,他从安保部副主管做到分公司总经理,明天这场会,是决定他能否调任总部执行总裁的关键。对手是副总张启明,一个在集团深耕二十年的“老人”,上周在电梯里遇见时,对方拍着他的肩膀笑:“小李啊,战场和职场可不一样,别总想着往前冲。”

李渊扯了扯领带,喉结动了动。他懂张启明的意思。三个月前,他牵头的“智慧社区安防系统”项目查出供应商偷换芯片,按流程上报时,张启明在会上轻描淡写地说:“小问题,让他们补点差价就行。”那天他盯着会议室墙上的标语“诚信为本”,突然想起在热带丛林里,战友因为劣质通讯器没能收到撤退信号,永远留在了那片红土地上。

“别太拼。”苏瑶的手指按在他紧蹙的眉头上,“当年你说要回家,不就是想安安稳稳陪我们吗?”李渊握住她的手,掌心的茧子蹭过她腕上的玉镯——那是他用第一笔转业津贴买的,粗粝的触感里,藏着他最不敢说的心事:他怕自己跟不上这个时代。在部队里,子弹的轨迹有公式,敌人的动向有规律,可在职场,人心比雷区更难测。

凌晨四点,潮声最盛的时候,李渊悄悄起身。书房的电脑屏幕亮着,张启明的履历在文档里刺眼:名牌大学毕业,历任七个部门主管,去年为集团拉来三亿投资。而他的简历里,最显眼的是“三等功两次”“优秀士兵”,这些在述职报告里,连标点符号都算不得。

手机在桌面震动,是安保部老周发来的消息:“李总,张副总把智慧社区的验收报告拿走了。”李渊捏紧手机,指节泛白。他想起上周在仓库抽查时,老周偷偷塞给他的芯片检测报告,上面的参数和合同标的差了整整三个等级。当时老周抹着汗说:“张副总打了招呼,不让声张。”

“爸爸,你怎么不睡?”李阳揉着眼睛站在门口,小熊睡衣的帽子耷拉着。李渊关掉电脑,走过去把儿子抱起来。小家伙的手还攥着那幅画,歪歪扭扭的船帆上写着“保护妈妈和妹妹”。“爸爸在想,怎么才能当个好船长。”李渊的下巴抵着儿子柔软的头发,像抵着当年在边境线上,那座刻着“祖国在我心中”的界碑。

清晨的阳光漫进会议室时,张启明正在展示智慧社区项目的成果。大屏幕上的宣传片拍得花哨,孩子们在智能门禁前笑靥如花,老人对着健康监测仪竖起大拇指。轮到李渊述职,他没带PPT,只从口袋里掏出个密封袋,里面是那枚被偷换的芯片。

“这是我们在第三期工程里发现的劣质芯片,市场价不足合同采购价的三分之一。”他把检测报告分发给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