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4章 年货里的岁月长(2 / 3)

出星星点点的黄。李渊走进来,从背后搂住她的腰,下巴抵在她发顶,闻到股葱花混着油烟的香——这是他在部队时,梦里都惦记的味道。

“别闹,油烫。”苏瑶把他的手掰开,往油锅里扔了个丸子,“孩子们在客厅看春晚重播,你去陪陪他们。”

李渊没动,就靠在门框上看她。她的侧脸被油烟熏得泛着红,眼角的细纹里沾了点面粉,像幅被岁月揉皱又熨平的画。“丸子炸完,我去贴春联。”他说,“阳阳的字写好了?”

“在桌上晾着呢。”苏瑶捞起炸好的丸子,放在滤油架上,“他说要等你回来一起贴,说‘爸爸贴的春联不会歪’。”

客厅里,李阳正给李悦讲“年兽”的故事,手里举着本绘本,书页被翻得卷了边。“年兽最怕红色,所以我们要贴红春联,挂红灯笼……”李悦听得眼睛发亮,手里的糖果纸撒了一地。

李渊走过去,把糖果纸捡起来塞进垃圾桶。李阳忽然指着绘本上的年兽:“爸,你当年在部队,是不是比年兽还厉害?”

“差不多。”李渊笑着揉了揉儿子的头,“但你妈比我厉害,她能把我管得服服帖帖。”

苏瑶端着丸子出来,听见这话,故意板起脸:“说谁呢?是不是想尝尝我炸的‘铁丸子’?”

李悦“咯咯”笑起来,抓起个丸子往李渊嘴里塞:“爸爸吃,妈妈炸的丸子最甜!”

窗外的雪又开始下了,不大,像撒了把盐。李渊看着窗外的雪人,红围巾在风雪里猎猎作响,忽然觉得,所谓的年,不过是有人在厨房里炸着丸子,有人在客厅里讲着故事,有人在雪地里堆着雪人,把寻常的日子,过成了值得惦记的模样。

(四)

贴完春联,李渊搬了张凳子坐在阳台,苏瑶给他端来杯热茶,杯子是结婚时买的搪瓷缸,上面的“囍”字掉了半漆。“王奶奶刚才送来碗八宝粥,说让孩子们尝尝。”她靠在阳台的栏杆上,看着楼下行色匆匆的人,“张大爷的儿子回来了,开车来的,后备箱塞得满满当当。”

李渊喝了口茶,茶叶是王奶奶给的,说是她老家产的毛尖,泡在水里根根立着。“明天就除夕了,你说咱年夜饭吃啥?”他问,“阳阳想吃饺子,悦悦想吃火锅。”

“两样都弄。”苏瑶笑了,“我早买好了火锅底料,羊肉卷也切好了,冻在冰箱里。饺子包两种馅,白菜猪肉的给你和阳阳,三鲜的给我和悦悦。”

李渊看着她的侧脸,忽然说:“苏瑶,谢谢你。”

苏瑶愣了愣:“谢我啥?”

“谢你把日子过成了日子。”李渊的声音有点哑,“我以前总觉得,回家就是有个地方睡觉,现在才知道,回家是有个人等你,有口热饭吃,有孩子们的笑声吵你。”

苏瑶没说话,只是往他手里塞了个暖水袋,袋身印着只小熊,是李悦幼儿园发的。“快进屋吧,阳台冷。”她转身时,李渊看见她的肩膀微微耸动。

客厅里,李阳在给李悦扎灯笼,竹篾扎的骨架歪歪扭扭,像只受伤的蝴蝶。“哥哥,你扎的灯笼会亮吗?”李悦仰着小脸问。

“当然会!”李阳把灯泡往骨架里塞,“爸爸说,只要心里亮堂,灯笼就会亮。”

李渊走进来,接过竹篾:“我来扎。”他的手指粗糙,却灵活得很,三两下就把骨架扎得稳稳当当。李阳和李悦在旁边拍手,苏瑶站在门口看着,嘴角的笑意像化开的糖。

灯笼挂起来时,暖黄的光透过红纸照出来,把每个人的脸都映得红红的。李渊想起在部队过的那些年,年夜饭是罐头就着馒头,春晚是在操场的大屏幕上看的,冷风吹得人直哆嗦,却总有人说“守着国,家就安”。

现在他守着家,看着这满室的暖光,忽然懂了:国是千万家,家是最小国。他当年在雪地里守护的,从来不是抽象的疆土,是眼前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