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工具箱里的春天
一、锈迹里的老规矩
初秋的阳光斜斜切过“老李汽修铺”的玻璃窗,在油腻的水泥地上投下块菱形的光斑。李渊蹲在光斑里,手里攥着把磨得发亮的梅花扳手,正在拆辆半旧捷达的变速箱。扳手的橡胶柄裂了道缝,露出里面的铜芯,是他退伍那年部队发的纪念品,跟着他在汽修铺待了十五年。
“爸,换个新扳手吧。”儿子李阳抱着箱新零件从库房出来,蓝色工装的袖口沾着黑油,“这老伙计早该退休了,你看这缝里的油泥,洗都洗不出来。”
李渊没抬头,只是往扳手缝里塞了截橡皮筋,松紧带勒得紧紧的,刚好把裂缝箍住。“当年在炊事班,王班长用这招修好了漏水的行军锅,”他的拇指摩挲过橡胶柄上的刻痕,那是他刚退伍时,用美工刀刻下的“07”,代表他所在的连队,“物件跟人一样,有了伤,补补还能用,扔了可惜。”
李阳撇撇嘴,把新零件往工作台上一放。台面上的电脑正显示着捷达的维修手册,电子版的图纸比李渊那本翻烂的纸质版清晰十倍。“现在都用数据说话了,爸。你看这变速箱齿轮的磨损系数,电脑一扫就出来,哪用得着你凭手感摸?”
李渊的动作顿了顿。他确实看不懂电脑上那些跳动的数字,就像他至今不明白,女儿李悦为什么放着国企的安稳工作不干,非要去做什么“直播带货”,整天举着个手机在镜头前吆喝,卖的还是他们汽修铺隔壁厂生产的车载充电器。
墙角的铁皮柜“吱呀”响了声。苏瑶端着杯菊花茶走过来,杯沿上还沾着片枸杞。她的围裙上别着支钢笔,是当年她在纺织厂当统计员时用的,笔帽上的电镀层都磨没了,却被她用透明胶带缠了三圈,说“写报销单顺手”。
“小阳,你爸那套‘手感论’,当年可是帮交警队修好过事故车的变速箱,”苏瑶把茶杯放在李渊手边,指尖在他手背的老茧上轻轻敲了敲,“你别急着否定,先学学怎么把旧扳手用出花来。”
李阳没说话,只是点开手机里的维修视频。屏幕上,一个穿着西装的技师正用专用工具拆变速箱,动作行云流水,配着解说:“现代维修讲究效率,传统经验主义正在被淘汰……”
李渊忽然把梅花扳手往地上一扔。扳手砸在水泥地上,发出声沉闷的响,裂缝里的橡皮筋蹦了出来,像条受伤的小蛇。“效率?”他的声音带着股火药味,“当年抗洪救灾,我们用脸盆舀水都比现在的抽水机快!你懂个屁!”
二、新枝上的老道理
晚饭时的气氛像口烧不开的水,温吞得让人难受。李悦举着手机在拍桌上的红烧排骨,镜头怼得很近,油星子溅在屏幕上,她却浑然不觉。“爸,你看我这视频标题怎么样——‘汽修大王的妻子,竟有这样的红烧秘方’,肯定能火。”
李渊把筷子往桌上一拍,瓷碗震得叮当响。“我修了十五年车,从没靠你妈做饭博眼球!”他的目光扫过女儿手腕上的银镯子,那是他用第一笔修车赚的钱买的,现在却被她用红绳缠了圈,说“这样拍视频更上镜”。
苏瑶往李渊碗里夹了块排骨,悄悄捏了捏他的手。“小悦这也是为了帮家里,”她的声音放得很柔,“她直播间卖的车载充电器,不就是你常说质量好的那家吗?”
李悦关掉手机,眼圈有点红。“爸,现在酒香也怕巷子深。我上个月帮王叔叔的厂卖了五百个充电器,他说这个月给我们铺供货价再降两个点,”她顿了顿,从包里掏出个笔记本,上面记着密密麻麻的数字,“这都是实实在在的利润,比你守着铺子等客来强。”
李渊的手指在桌布上划着圈。桌布是苏瑶用他穿旧的迷彩服改的,上面的星徽图案被洗得发白,却被她缝了圈蕾丝边,说“家里总得有点软和气”。他忽然想起昨天下午,李阳用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