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7章 烟火里的棱角(2 / 5)

。”

李渊“嗯”了一声,推开门。楼道里弥漫着邻居家煎鸡蛋的香味,谁家的孩子在哭,谁家的收音机在唱京剧,这些琐碎的声响像潮水般涌来,将他包裹其中。他站在楼梯口,看着楼下那个骑着电动车送孩子上学的母亲,看着提着菜篮回来的老人,突然觉得,这才是真实的人间——不是硝烟弥漫的战场,不是冰冷的器械,而是这些带着烟火气的琐碎与温暖。

一、办公室里的硝烟

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在老办公楼的三楼。李渊推开办公室门时,里面正一片嘈杂。靠窗的位置,一个戴眼镜的年轻警员正在对着电脑叹气,键盘敲得噼里啪啦响;靠门的办公桌前,两个中年民警在争论着什么,声音越来越大;最里面的隔间,挂着“内勤组”牌子的门虚掩着,隐约传来翻文件的声音。

“哟,老李来了!”一个身材微胖的中年男人快步走过来,脸上堆着热情的笑,是治安支队的王支队。他跟李渊是老战友,当年在同一个侦察连,李渊是班长,他是副班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

“王胖子。”李渊伸出手,两人的手掌重重握在一起,力道里带着军人特有的熟练。

“快坐快坐。”王支队拉着他坐到沙发上,给他倒了杯茶,“手续都办好了?身体怎么样?我看你体检报告,左膝那伤不轻啊。”

“死不了。”李渊喝了口茶,是普通的茉莉花茶,没有部队里的苦丁茶提神,却带着股清甜。

“内勤的活儿不重,主要是整理档案,统计数据,跟各派出所对接。”王支队打开电脑,调出内勤组的工作内容,“你先跟着小张熟悉下,她是内勤组的组长,细心,你有啥不懂的就问她。”

说话间,隔间的门开了。一个穿着警服的年轻女人走出来,齐耳短发,戴着细框眼镜,手里抱着一摞文件,看到李渊时愣了一下,随即露出礼貌的笑:“李哥好,我叫张敏。”

“你好。”李渊站起身,目光在她胸前的警号上扫了一眼——这是他多年养成的习惯,下意识地记住所有接触过的人的身份信息。

张敏把文件放在桌上,翻开其中一本:“这是近三个月的治安案件统计表,您先看看,熟悉下咱们辖区的情况。主要是邻里纠纷、盗窃案、酒驾,大案要案不多,比较琐碎。”

李渊拿起统计表,指尖划过那些密密麻麻的数据。盗窃案高发区在城南的老旧小区,酒驾多集中在周末的夜市街,邻里纠纷大多是因为漏水、噪音……这些与他过去五年接触的绑架、暗杀、恐怖袭击相比,简直像过家家。

“李哥以前在部队是吧?”张敏递过来一杯水,“听王队说,您是兵王?”

李渊的嘴角抽了抽。“兵王”这个称呼,他在部队听了十几年,每次都觉得刺耳。真正从枪林弹雨中活下来的人,没人愿意担这个虚名——那背后是无数牺牲的战友,是无数个睡不着的夜晚。

“就是个老兵。”他淡淡地说。

张敏似乎没听出他语气里的疏离,继续说道:“我爸也是老兵,不过他是炊事班的,总跟我念叨当年在部队的事。说你们这些侦察兵,一个个都是铁打的,枪林弹雨里都不怕……”

她的话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断。张敏接起电话,脸色渐渐变得严肃:“好,我们马上到。”挂了电话,她对李渊说:“李哥,跟我出个现场吧,城南小区有户人家漏水,把楼下淹了,两家吵得不可开交,差点打起来。”

李渊愣了一下。他以为内勤就是坐在办公室里整理文件,没想到还要出这种“现场”。

“去吧,熟悉下情况。”王支队挥挥手,“这种邻里纠纷,最能锻炼人。”

二、漏水引发的“战疫”

城南小区是个老小区,没有电梯。李渊跟着张敏爬上五楼时,左膝的钢板又开始隐隐作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