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0章 扎硬寨,打死仗(1 / 2)

崇祯皇帝听完孟爱卿的话后,频频点头,表示非常赞同。他感慨地说:“孟爱卿所言甚是啊!朕一直以来都在竭尽全力地塑造这样一个阶层,期望他们能够成为国家的中坚力量,担当起国家的重任。”

崇祯皇帝深知,如果能够成功地培养出这样一个庞大而有影响力的阶层,那么即使自己遭遇不测,他所推行的各项政策也不会因此而中断。这个阶层将会继续推动国家向前发展,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大势。

接着,崇祯皇帝语气坚定地说道:“孟爱卿,朕亲自巡视了北直隶周边地区,亲眼目睹了那里的繁荣景象。工厂如林,水利设施完备,百姓生活富足,各地的粮食也都已经收割完毕。仅仅依靠北直隶一地的实力,就完全有能力支撑朕对建奴发起一场低烈度的反击战。正因如此,朕才会亲临此地,而你们也才会一同出现在这里。”

孟爱卿听后,心中稍安,但还是有些担忧地问道:“陛下,那京城那边的情况又该如何呢?”

崇祯皇帝微微一笑,安慰道:“爱卿不必担忧,京城的事务朕自有安排,这并非你所能操心的事情。”

孟爱卿闻言,连忙跪地谢罪道:“是,陛下。微臣逾越了,还请陛下恕罪。”

“朕此次决定发动这场战争,实乃深思熟虑之举,其目的主要有二。其一,便是要借此机会,一探建奴与我大明之间的军事实力是否真有实质性的变化。只要我大明将士能以二敌一,就算没有辜负我这些年在军队上的投入。

碉堡就是建的再多,再牢不可破,终究是还要用人去破城的。”

“第二个就是想把建奴驱逐到辽河以东,尽复天启二年之前辽河以西的义州、平阳桥、西兴堡、铁场、大凌河、锦安、右屯卫、团山、镇宁、镇远、镇安、镇静、镇边、大清堡、大康堡、镇武堡、壮镇堡、闾阳驿、十三山驿、小凌河、松山、杏山、牵马岭、戚家堡、正安、锦昌、中安、镇彝、大静、大宁、大平、大安、大定、大茂、大胜、大镇、大福、大兴、盘山驿、鄂拓堡、白土厂、塔山堡、中安堡、双台堡等所有墩堡。

朕决定重新斩断建奴与左翼蒙古喀喇沁、喀尔喀、察哈尔等部落的联系!朕要重塑大明帝国的右臂!让建奴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从此被困守在这三江平原之上,再无翻身之日!”

崇祯皇帝的话语激昂慷慨,如洪钟大吕,在大堂上回响。

然而,下方的将领们却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近卫军的曹变蛟等人,一个个精神振奋,热血沸腾,他们齐声高呼,热烈响应崇祯皇帝的话语,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然而,辽东镇以祖大寿为首的将领们却显得异常沉默。他们面无表情,木然地拱手低头,似乎对崇祯皇帝的决定毫无兴趣。只有赵率教和何可纲两人,脸上露出了些许殷切之色,但也并未像曹变蛟等人那样激动。

尽管这些将领们都清楚,朝廷近年来一直在整顿武备,国库也日益充盈。但对于主动进攻建奴这一决策,这些与建奴打过无数次仗的老兵油子们,心中依然充满了畏难情绪。这种情绪并非一朝一夕能够根除,它早已深深地扎根在他们的心底。

在过去的这一年里,各地的边镇都在积极推进军事改革。原本,将军们所依赖的家丁亲兵队伍,如今正逐渐被朝廷收归国有。这一举措无疑对传统的军事体制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大明皇家银行开始代替朝廷发放军饷,这意味着军饷不再经过各地的兵备道和各级将领之手。如此一来,那些依靠喝兵血来养家丁的途径就被彻底斩断了。祖家虽然也受到了影响,但由于妹夫吴襄经营走私有方,他们目前还能够勉强维持住一支千人规模的家丁队伍。

面对这样的形势,大兵团精兵作战成为了辽东镇未来唯一的出路。崇祯皇帝静静地观察着下面人的反应,他显得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