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子上的陶罐,刘备伸手将罐子递到她怀里,小姑娘脆生生道了谢,怀里抱着陶罐跑回同伴中,引得一阵雀跃的笑闹。
郭嘉不知何时也晃了进来,手里还攥着半块麦饼,见着曹操便扬了扬下巴:“孟德今日倒有闲情,不去查勘新修的水渠了?”
“奉孝不也没去清点军械?” 曹操挑眉,目光落在郭嘉嘴角的饼屑上,忽然笑了,“看来颍川的麦饼比许都的合你胃口。”
徐庶端来三碗热茶,水汽氤氲了三人的眉眼。“前几日收到河北急报,袁绍那边遣人来求购粮种。” 他将茶碗推到三人面前,“说是冀州去年遭了蝗灾,今年的谷种不够用。”
刘备捧着茶碗的手指微微一顿:“袁绍向来眼高于顶,竟会主动求援?”
郭嘉咬着麦饼含糊道:“他粮仓里的陈粮怕是见底了。去年蝗灾时他只顾着扩军,不肯开仓放粮,如今秋收虽丰,却耗不起从头育种的功夫。” 他咽下麦饼,接过徐庶递来的茶,“不过这粮种可不能轻易给。”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曹操指尖在茶碗沿划了个圈:“给,但不能白给。” 他看向刘备,“玄德以为呢?”
“可附条件。” 刘备沉吟道,“让他开放边境互市,许我等在冀州推广新粮种。” 他顿了顿,补充道,“派些农师同去,教冀州百姓辨识良种,如何沤肥,如何防虫害。”
郭嘉啧了一声:“玄德这是要把冀州也变成你的麦田?”
“天下的土地本就该养天下的人。” 刘备望着窗外,老农正弯腰将孙子手里的谷种播进翻松的土里,“去年雪灾时,奉孝不也说过,雪水融了都是一样的墒情?”
曹操忽然拍了拍案几:“就这么办。让荀彧拟文书,派二十名农师随粮种同去冀州。” 他起身走到墙边,指着《农时月令图》上标注的 “冬至” 字样,“再过三月便是农闲,正好让各州农师齐聚许都,编一部《齐民要术》。”
徐庶眼睛亮了:“此事若成,便是千秋功业。”
郭嘉打了个哈欠:“编书之事枯燥得很,我就不掺和了。” 他晃了晃手里的空茶碗,“不过农师里头若有擅酿酒的,倒是可以唤来与我切磋切磋。”
正说着,院外传来马蹄声,张辽掀帘而入,见着厅内情形愣了愣,随即拱手:“主公,徐州急报,陈登大人说今年冬小麦长势喜人,只是……”
“只是什么?” 曹操追问。
“只是有流民往徐州聚集,说是听闻那里有新粮种,能亩产三石。” 张辽递上竹简,“陈登大人问是否要增派人手疏导。”
刘备接过竹简细看,眉头微蹙:“流民多是青壮,若能安置妥当,便是上好的劳力。” 他抬头看向曹操,“不如让屯田都尉去徐州一趟,教他们开垦荒地。”
“玄德这话正合我意。” 曹操点头,“就让枣祗去,他最懂屯田之事。再让李典带三百兵卒护送,免得沿途生乱。”
郭嘉忽然笑了:“我也去凑个热闹?听说徐州的狗肉炖得不错。”
曹操瞪了他一眼:“你去了怕是要把屯田都尉的酒都喝光。” 话虽如此,嘴角却带着笑意,“想去便去,只是得记得带些新粮种回来,别光顾着吃喝。”
几人正说着,忽然见那扎羊角辫的小姑娘举着一支麦穗跑进来,奶声奶气地喊:“先生,你看我找到的!” 徐庶笑着接过,麦穗沉甸甸的,颗粒饱满。小姑娘又指着刘备腰间的玉佩:“这个好看,像我娘戴的花。”
刘备解下玉佩,递给小姑娘:“送你了,要好好保管。” 小姑娘欢天喜地地跑了,徐庶望着她的背影,忽然道:“当年在颍川,我也常带孩童们去田埂上认庄稼。”
“那时奉孝总说你是在耽误孩童们学兵法。” 曹操回忆道,语气里带着几分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