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章 努尔哈赤的先发制人,浑河战役的爆发(1 / 3)

天启二年(1621)3月10日,努尔哈赤率5万八旗军从萨尔浒出发,沿浑河水陆并进,一路西进,向沈阳进军。

一路上,努尔哈赤以探马先行探路,并令大军隐密前行。

......

辽东的局势,在没有了熊廷弼的主持之后,“夜不收”与原来的机动部队,都已经被袁应泰新的军事部署打乱,已经分散在这“空堡”中进行驻守与巡逻等任务。

加上,努尔哈赤这一次的进军,采取的隐密偷袭的战术,在进军的路线上,早已进行了规划与提前踩点。

因此,沈阳明军方面,完全不知道,努尔哈赤会在这个时候,举大军来犯。

3月12日辰时(7至9点),后金军抵达沈阳城东七里处,并设下木城营地。

努尔哈赤得知,沈阳明军方面没有任何防备与警觉,于是派少数老弱士卒至城下挑战,诱使沈阳总兵贺世贤出城追击。

......

此时担任沈阳总兵的贺世贤,是一名由出身卑微的士兵,一路战功,晋升上来的将领。

在战场上,贺世贤以勇猛善战,擅长使用四十斤铁鞭冲锋陷阵,而闻名。

贺世贤的作战风格是一种“暴烈如火”风格。

这也使贺世贤,在这一年多下来,成为后金将领眼中的劲敌,在后金史料书籍《八旗通志》甚至记载为“凡战贺字旗,当以十围一”。

由于,贺世贤是一步步的从榆林卫士兵起步,先积功至沈阳游击,后义州参将。

在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又因清河之战的反攻中,率部疾驰出塞连破后金数寨,斩获首级上百级,并从义州参将晋升为一方军镇副总兵。

在熊廷弼接任辽东经略后,也让贺世贤这一类,是一步步从底层士兵,以战功晋升上来的将领,都提到了更多的重用与提拔。

因此,贺世贤很快就被晋升为沈阳重镇的总兵。

在《明史·熊廷弼传》记载,熊廷弼在巡视沈阳时,贺世贤作为总兵陪同,并劝阻熊廷弼不要深入与越过抚顺前线。

但熊廷弼的坚持行动,也感染到了贺世贤,因此,贺世贤每战必身先士卒,作战也更加的勇猛。

在治军与训练士兵方面上,或许,贺世贤也是受到了熊廷弼影响,贺世贤对士兵的训练也是非常的严格。

在熊廷弼推行“坚守渐逼”的战术与战略时,贺世贤是极为配合与执行者。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初,在“夜不收”的情报下,贺世贤亲自带领机动部队,连克灰山,抚安堡两座被后金取去的军堡。

并且在克灰山与抚安堡,两度击败努尔哈赤的骑兵的反攻,因功移镇沈阳,正式担任沈阳总兵。

最终,努尔哈赤也因被熊廷弼推行的“坚守渐逼”的战术与战略之下,不胜其扰。

于是,努尔哈赤在万历四十八年(1620)六月,努尔哈赤率领万余后金八旗兵,对沈阳城,进行了一次试探性的攻打。

贺世贤得知“夜不收”送来的情报后,果断率部出城作战,并进行急袭,在后金军前锋阵脚未稳时,果断发起了突袭。

后金先锋军大乱,贺世贤趁机一路冲杀,并斩获金后八骑兵首级154级,焚毁后金营帐三十余座,迫使努尔哈赤于六月十七日率主力撤退。

......

此战过后,努尔哈赤便不敢再轻易对沈阳动兵,同时下令撤出,在大明与后金交界的据点与军镇。

这也是熊廷弼,在辽东地区推行的“坚守渐逼”的战术与战略以来,也因这一战,所取得战略意义上的成效。

努尔哈赤不敢占据这些据点与军镇,熊廷弼宁愿让其荒废,也不分兵占据,因此这些在明金之间的据点与军镇,就成为了废弃的“空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