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 无兵可用的征集,白杆兵与威家军的响应(1 / 4)

大秦始皇界。

始皇帝赢政喃道:“圣母心泛滥,乱世先杀圣母,悲天悯人的道德心态,这后世的言语,非常直接。”

“看来,在后世,过于的仁慈,仁德,悯人,都会遭受批判。”

“成大事者,仁慈,仁德,悯人都可以有,但是不能过度。”

......

大汉高祖界。

汉高祖刘邦:“听这天道的意思,在天道后世的后世人,应该很是务实的一群人。”

“如果后世人,人人都是这样觉醒的话,那么这王朝江山,该怎么治理?”

“人人都开明,务实了,这人就不好糊弄了。”

随后,汉高祖刘邦疑惑的喃道:“这后世的中原王朝,不是汉人政治,也能治理好后世的汉人民族?”

......

汉末乱世界。

许昌:

魏公曹操:“哈哈,这天道的后世,听上去,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时代。”

“若是按照圣母心泛滥,乱世先杀圣母的说法来看的话,那么在后世,那刘大耳,将会遭人唾弃与被人鄙夷吧,哈哈~!”

“那么孤,在后世,是不是会有很多拥戴者?”

......

荆州:

荆州牧刘备喃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德之心,乃是束自,而非缚他人。”

“乱世为善,如黑暗之光。”

“若人人都为恶,那世间还会有光?”

“天道之意,应该是在讲,为人处世,要以务实行事,不能盲目自大。”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建业:

讨虏将军孙权:“这后世的道德准则,听上去,很是符合吾的胃口。”

“吾估计,在这天道后世之中,当天道后世人,在他们谈论起三国时代时,会不会有吾的一席之地,以及拥戴者?”

.......

大明太祖界。

明太祖朱元璋冷言道:“对在待外族蛮夷胡族时,不需要讲道德,更不需要讲仁慈与仁德。”

“在天道历史进程中的后世,那大清王朝覆灭之时,那些建奴大清满人,都没有遭到后世的清算,是不是在当时,就有所谓的圣母心泛滥之人?”

......

【此时大明王朝兵部军册上,带甲的明军士兵,虽有百万之众,但实际上又有多少是真正的精锐,又有多少是兵册上吃空饷的虚名。】

【天启元年(1620)十二月起,在袁应泰提出“恢复抚顺,清河”的主动进攻计划后。】

【大明两京一十三省,调集兵力,在北上支援辽东军事的情况上,并没有像袁应泰与东林党人所料想那样顺利。】

【天启二年(1620)三月十二日,努尔哈赤发起对沈阳城的袭击时,还没有任何一支援军到达沈阳。】

【即便是最积极的川兵与浙兵,也才刚刚到达辽阳。】

......

【东林党人以为,尤其是初代的东林党人,如邹元标,赵南星等人,以为在他们执政之下,并且推行“仁政”的情况下。】

【大明王朝必然会上下一心共赴国难,因为他们始终都相信,大明王朝,就应该以道德治国。】

【当,大明王朝,再一次启动了全国各地的调兵行动的时候,实际上的调兵效果,远远没有达到袁应泰与东林党人最初的构想那样。】

【这就是东林党人执政以来,被现实情况给上的一堂课与一巴掌。】

【然而,即便这一巴掌,已经啪在了他们的脸上,但仍然打不醒他们。】

【或许,他们只是在揣着明白装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