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广陵陈琳(2 / 2)

我倒是谁,原来是广陵陈孔璋,怪不得有此文采!”众人七嘴八舌的说道。

陈琳,字孔璋,广陵郡射阳县人。

汉灵帝时代,陈琳担任大将军何进的主簿,当时宦官擅权,陈琳与袁绍等人建议何进除掉宦官,以绝后患,何进犹豫未决时,灵帝病逝,少帝刘辩继位。

这时在袁绍等人的谋划与劝说下,何进准备对宦官集团出手,然而却遭到何太后与其弟何苗的坚决反对。

何进见到自家人反对,于是想借助各地军阀的兵力,引他们入京城,以此恐吓、震慑官宦集团。

然而身为何进主簿的陈琳,却竭力阻止道:“《周易》上说‘即鹿无虞’,谚语里说‘掩目捕雀’,对待弱小的动物尚且不能靠欺压蛮横获得满足,何况国家的大事,怎么能以诈骗的手段获得成功呢?

如今将军总揽朝政,掌握兵权,龙骧虎步,进退随心。

以这样的权威办事,无异于鼓火炉燎毛发,只要迅速行动,行使正当权力,当机立断,合乎道义,上天和百姓都会赞同。

可您反而放弃自己的优势,征召各地兵马进入京城,到时候各州的兵力汇合,强者为尊。

这就是所谓的‘倒持干戈,授人以柄’,非但事情必不能成功,反而会成为祸乱的开端。”

陈琳的这番谏言非常有水平,连文采都让人望尘莫及,然而屠夫出身的何进根本听不懂,他也没有理会陈琳,一意孤行,坚持从地方引兵入京胁逼宦官集团。

结果何进被宦官反杀,董卓率兵进京,废少帝刘辩,立幼子刘协为皇帝,各地动乱四起,诸侯们开始割据自治,不再听候朝廷的旨意。

董卓祸乱京城,独掌大权后,陈琳因为自己曾经劝说何进不要召董卓等人带兵入京,害怕董卓知晓此事,清算自己,于是弃官而去,怕连累家族,不敢返回家乡,北上前往了冀州。

正好此时袁绍被封为渤海太守,并在渤海招兵买马,号召天下讨伐董卓,陈琳得到消息,从魏郡前往渤海郡投靠了袁绍。

袁绍曾经与陈琳一同为何进效力,深知对方的才能,于是任命陈琳担任自己的主簿。

而在原本历史中,官渡之战爆发前,陈琳写下了名传千古的《为袁绍檄豫州》文。

此文准确把握当时天下的主流价值观与士大夫心理,着力于曹操的不良与邪恶,以达到声讨曹操的目的。

当时的曹操正因为头疼而困扰,听了此文后,连引领汉魏之际文学风格“建安风骨”的曹操都拍案叫绝,甚至连自己的头疼病症也瞬间恢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