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1章 一口熟悉的年味,一场预谋的团圆(2 / 4)

的拿手菜。从赵天宇有记忆开始,每年除夕的团圆饭桌上,母亲会准备各式各样的大菜,但压轴的、必定由父亲亲手制作的,就是这盆爽滑弹牙、蘸着蒜酱吃的水晶皮冻。

那独特的口感和家的味道,是他心中无可替代的“年味”。

记忆的闸门一旦打开,往事便汹涌而至。

他清晰地记得,当年在学府街派出所工作时,有一年春节正好轮到他值班。

老所长孙长彪知道后,特意在年前拍着他的肩膀说:“天宇,过年回不去,别亏待了自己。我跟你爹喝过酒,知道他这手皮冻是一绝!你回头让他多做点,除夕夜带来所里,也让咱们值班的弟兄们都尝尝‘家’的味道!”

那份来自长辈和战友的关怀,让那个无法团聚的春节,充满了别样的暖意。

此刻,口中熟悉的Q弹冰凉之感,与记忆中父亲忙碌的身影、孙所长爽朗的笑声、派出所里同事们围坐分食的热闹场景瞬间重叠。

一滴滚烫的液体,险些从他坚毅的眼角滑落。

这道菜,吃的早已不是味道,而是剪不断的亲情,是回不去的时光,更是沉甸甸的传承与责任。

赵天宇凝视着碗中那块晶莹的皮冻,心中掠过一丝暖意——或许是后厨师傅知晓他的爱好,又或许只是巧合,这道充满家乡风味的菜肴,竟如此恰当地出现在了这顿特殊的年夜饭上。

继续阅读

他拿起筷子,小心地蘸了些旁边小碟里油亮喷香的蒜泥酱,均匀地抹在皮冻光滑的表面。

随后,他将这块承载着记忆的食物送入口中。牙齿轻合,皮冻外层微凉,内里Q弹爽滑,蒜泥的辛辣与咸香瞬间在舌尖绽放,与皮冻本身的清润相得益彰。

那熟悉的口感,几乎与记忆中父亲的手艺别无二致。

“大家都尝尝这道皮冻,”赵天宇咽下口中食物,眼中带着惊喜,热情地向围坐的众人推荐,“做得确实地道,这口感和味道,跟我家老爷子做的几乎一模一样。说真的,能把这道家常菜做到这种火候的,可不多见。”

听他这么一说,原本专注于其他菜肴的长老和兄弟们也纷纷好奇地夹起一块皮冻,依照赵天宇的方法,蘸上蒜泥品尝起来。

三长老陈血峰细细咀嚼后,点头赞道:“门主所言不虚,这皮冻入口爽滑,弹而不硬,蒜香点睛,确实难得。”

“嗯,没错!”六长老黑面接连吃了两块,瓮声瓮气地附和,“我以前也吃过不少皮冻,不是软烂得夹不起,就是硬得嚼不动。这个做得恰到好处,劲道爽口。”

连一向沉默寡言的李玄冥也微微颔首,评价道:“看似平凡,却最见功夫。能将寻常食材烹制得如此出彩,这位厨师有心了。”

听到众人的称赞,赵天宇脸上露出了今晚少有的、发自内心的笑容。

他带着几分自豪说:“说起来,我家老爷子做这个才是一绝,那味道比这个还要更胜一筹。本来以为今年没法在家过年,尝不到这口熟悉的味道了,没想到在这儿得到了意外之喜。待会儿我得亲自去后厨,给这位师傅包个红包,好好谢谢他。”

话语间,他的目光再次投向窗外遥远的夜色,仿佛能穿透时空,看到家中父亲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

这道皮冻,不仅慰藉了他的味蕾,更短暂地连接了他与那个无法团聚的家。

尽管满桌珍馐色香俱全,赵天宇的筷子却很少伸向皮冻之外的菜肴。

并非菜品不佳,而是心头沉甸甸的,实在提不起多少胃口。

环顾四周,在座的各位天门高层也大抵如此,大家只是机械性地动着筷子,杯中的酒液更像是为了应景而非品味。

年夜饭的仪式仍在继续,但每个人的思绪,早已飞越千山万水,回到了各自牵挂的家人身边。

正当宴席气氛略显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