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天地归一(2 / 4)

丹陛:“陆先生!各地急报!” 他打开竹筒,取出各地传来的信纸,“昆仑天珠光芒大盛,煞气裂缝彻底闭合;蜀山锁龙阵稳固,地脉灵气充沛;曲阜人珠显灵,文风鼎盛;还有……” 他顿了顿,声音带着激动,“各地百姓都说,昨晚梦见龙凤呈祥,今早田里的庄稼都多结了穗!”

陆寻接过信纸,每张纸上都盖着当地守脉人的朱砂印,字迹里满是喜悦。江南老周的信里画着河道气脉图,标注着 “护脉草已成网”;塞外巴特尔的信里裹着片嫩绿的草叶,说草原的草比往年高了半尺;岭南阿珠的信里夹着荔枝花瓣,字里行间都是花果的甜香:“民心安,气脉顺,天地自然祥和。” 他将信纸递给林婉儿,“这才是最好的护脉符。”

林婉儿将信纸按地域贴在《九州气脉图》旁,原本抽象的气脉线条瞬间有了温度:“血珠说人心才是最强的气脉。” 她指着图中百姓聚集的城镇,“这些地方的气脉最旺盛,因为百姓安乐,心向天地,气脉自然纯净。” 听石符突然射出三道光芒,分别指向昆仑、嵩山、曲阜,三道光柱在空中交汇,凝成颗七彩的宝珠虚影。

王胖子张罗着百姓们布置祭台,案上摆满了各地的贡品 —— 江南的新茶、中原的麦饼、塞外的奶酪、岭南的鲜果,还有守脉人们精心准备的护脉法器:青铜残片、黄龙玉佩、离火珠粉末、听石符碎片…… 他往香炉里添了把艾草和沉香,烟雾升起的瞬间化作龙凤形状,引得百姓们阵阵欢呼:“胖爷这‘龙凤香’怎么样?” 他得意地拍着手,“专门请教了老道士配的方子,烧起来保准天地都欢喜!”

黄昏时分,祭台周围已经聚集了数千百姓和守脉人。老张敲响了龙亭的铜钟,钟声悠扬传遍全城,所有喧嚣都渐渐平息。陆寻走上祭台,将融合了三珠本源的 “三才护脉佩” 放在供桌中央,玉佩刚放下就爆发出耀眼的光芒,与空中的宝珠虚影连成一线:“今日,九州气脉贯通,天地煞气尽除。” 他的声音透过气脉传遍四方,清晰地落在每个人耳中,“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他指着供桌上的信物,声音沉稳有力:“这些是守护的见证,更是责任的象征。护脉从来不是一人一事,而是代代相传的信念。” 他将玉佩交给老张,“从今日起,这枚护脉佩由开封守脉人代代相传,提醒我们守护天地,就是守护家园,守护自己。” 老张双手接过玉佩,神情庄重地将它安放在龙亭的镇龙碑下,碑上的 “天地同春” 四个大字立刻亮起。

林婉儿带着孩子们走上祭台,每个孩子手里都捧着一小袋混合了各地泥土的 “同心土”:“这是从九州各地带来的泥土,代表着我们的心连在一起。” 她教孩子们将泥土撒在祭台周围,“气脉相通,人心相连,这样的守护才会永远稳固。” 孩子们认真地撒着泥土,小小的手掌沾染着来自不同地域的气息,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晕。

王胖子举起酒坛往地上倾倒,酒液渗入泥土的瞬间,激起层层气脉涟漪:“胖爷敬天地!敬龙脉!敬所有守脉人和百姓!” 他将酒坛摔在地上,碎片飞溅的同时,离火珠的青焰冲天而起,与空中的宝珠虚影交融,“从今往后,咱们九州大地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百姓们纷纷举杯,欢呼声震彻云霄,连龙亭的铜铃都在应和这欢乐的节奏。

就在此时,天空突然暗了下来,原本晴朗的夜空浮现出璀璨的星图,北斗七星的光芒格外明亮,与地上的九州气脉图完美对应。更令人惊叹的是,星空中竟缓缓浮现出三条光带 —— 湛蓝的天脉、土黄的地脉、绯红的人脉,三道光带在空中交织成巨大的太极图案,将整个中原大地笼罩其中:“是三珠共鸣!” 林婉儿激动地指着星空,“血珠说这是天地认可的征兆,千年难遇!”

地上的百姓纷纷跪倒在地,对着星空叩拜,守脉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