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海风拂新程,岁月藏锋芒
搬家的卡车驶离市区时,李阳扒着后窗数路灯,李悦抱着新换的兔子玩偶,趴在李渊腿上数他制服纽扣——那是件洗得发白的旧作训服,苏瑶坚持要带上,说“万一想穿了呢”。车窗外的梧桐叶正黄,扫过车身时沙沙响,像在跟这座住了三年的城市道别。
“爸,海边真的有螃蟹吗?”李悦的小奶音混着发动机的轰鸣,毛茸茸地蹭着他的下巴。
李渊低头捏了捏她的辫子,指尖缠着根细发——是苏瑶早上帮她梳辫子时落下的。“有,还有贝壳,能吹响的那种。”他想起张警官给的资料,南方那座叫“澜城”的小城,有片金沙滩,治安好,适合隐居。
苏瑶从副驾驶回头,手里捏着张澜城的地图,上面用红笔圈着学校、菜市场和医院。“李阳的转学手续都办好了,下周就能去上课。悦悦的幼儿园也联系好了,就在家隔壁,走路三分钟。”她说话时,鬓角的碎发被风吹起来,沾在脸颊上,像幅淡墨画。
李渊伸手帮她把头发别到耳后,触到她耳垂的温度,心里那点关于“逃亡”的紧绷松了些。“辛苦你了。”
“跟我还客气。”苏瑶笑了笑,把地图折好塞进包里,“我昨天跟房东视频了,房子带个小院子,能种你喜欢的月季。”
卡车走了两天,第三天中午终于开进澜城。海风带着咸湿的气息扑面而来,路边的棕榈树在阳光下舒展着叶子,跟北方的梧桐是截然不同的模样。房东是个退休教师,姓陈,站在院门口等他们,手里拎着串刚摘的龙眼:“小李一家吧?快进来,我给你们烧了凉茶。”
院子确实不大,但收拾得干净,墙角种着棵三角梅,开得像团火。李阳扔下书包就去追院子里的花猫,李悦抱着玩偶,好奇地摸陈老师晾在绳上的渔网。
“这房子以前住的是个老渔民,”陈老师给他们倒凉茶,“后来搬去儿子家了,家具都留着,你们直接用就行。”她看了眼李渊,“听张警官说,你以前是当兵的?”
李渊点点头,没多说。
“好,好。”陈老师笑了,“当兵的人靠得住。咱们澜城治安好,但海边偶尔有小混混,你要是不嫌弃,以后帮着看看小区大门?一个月也有两千块。”
苏瑶刚要道谢,李渊却先开口:“谢谢您,陈老师。我想先在家歇段时间,陪陪孩子。”他不想再沾任何跟“安保”有关的事,至少现在不想。
收拾房子时,李阳在储物间翻出个旧冲浪板,兴奋地喊着要去海边;李悦把贝壳串成风铃,挂在窗户上,风一吹叮当作响。苏瑶在厨房忙碌,锅里炖着从老家带来的腊肉,香味混着海风飘满小院。李渊坐在台阶上,看着这一切,突然觉得,所谓安稳,或许就是这样——有烟火气,有孩子的笑,有个人在厨房等你。
晚上,张警官打来电话,说“猎隼”的主要头目已经落网,剩下的小鱼小虾翻不起浪,让他们放心在澜城生活。“老李,你的证词很关键,等案子结了,会给你发笔奖金。”
“奖金就不用了。”李渊望着窗外的月光,“能让家人平平安安的,比什么都强。”
挂了电话,苏瑶递来杯热牛奶:“都结束了?”
“嗯。”他接过杯子,暖意顺着掌心蔓延,“以后不用再躲了。”
“那……要不要去找份正经工作?”苏瑶犹豫着说,“我看菜市场招收银员,想去试试。”
李渊把她拉进怀里:“你在家带孩子,我去。明天我去海边转转,听说有渔船招帮手,我去问问。”
第二天一早,李渊换上件旧T恤,沿着海岸线往前走。沙滩上有早起赶海的人,提着小桶弯腰捡贝壳;远处的渔船冒着炊烟,渔民们喊着号子起网,声音被风吹得很远。他走到艘标着“福顺号”的渔船旁,一个黝黑的汉子正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