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6章 秋实满院,岁月缝花(2 / 3)

仙人掌,脚磨破了就用布包着,支撑他们走下去的,除了肩上的责任,就是怀里那张全家福——苏瑶抱着李阳,旁边是刚会坐的李悦,背景是老家属院的香椿树。

李阳冲过终点线时,李渊跳下台跑了过去。少年扶着膝盖大口喘气,额头上的汗珠滴在跑道上,晕开一小片深色的印子。“爸,我跑了第一!”他笑着说,声音里带着骄傲,也带着点撒娇的意味。

李渊把儿子搂进怀里,闻到他身上的汗味混着槐花香——是苏瑶早上给他喷的花露水,说“跑完步香香的”。“厉害。”他拍着李阳的后背,指尖触到少年单薄的肩膀,突然觉得,那些他没能陪儿子长大的岁月,好像都在这拥抱里,慢慢补了回来。

回家的路上,李阳坐在自行车后座上,哼着不成调的歌。“爸,老师说我可以去参加市里的比赛。”他突然说,声音里带着犹豫,“但要集训一个月,周末不能回家。”

李渊的脚刹顿了顿,自行车在路边停下。夕阳把父子俩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铺满落叶的人行道上。“想去就去。”他说,“爸和妈去看你集训,给你带苏瑶做的肉脯。”

李阳的眼睛亮了:“真的?”

“真的。”李渊笑着点头,“当年我在部队集训,你妈每周都坐火车来看我,带的肉脯能塞满我的背包。”

少年的头轻轻靠在他的背上,像只归巢的小鸟。“爸,”他轻声说,“其实我知道,你当年不在家,是去做很重要的事了。”

李渊的喉咙突然发紧。他踩着脚踏板继续往前走,听着身后儿子轻轻的呼吸声,觉得这秋日的风,都带着点甜。原来所谓归乡,不是把错过的时光都找回来,而是让孩子知道,那些缺席的岁月里,爱从未走远。

三、檐下缝补,岁月生花

霜降那天,巷子里飘着淡淡的桂花香。苏瑶把晒好的槐果收进布袋,准备用来做枕头——她说槐果安神,能治李渊的失眠。李悦坐在她旁边的小板凳上,用槐果串项链,红绳在手里绕来绕去,像条不听话的小蛇。

“妈,你看我做的!”小姑娘举着串槐果项链,往苏瑶脖子上戴,“像不像公主的项链?”

苏瑶笑着弯腰配合,银线在她指间穿梭,正在给李阳补运动服的袖口。“等会儿给你爸也做一串,”她说,“让他戴着去社区的宣讲会,保管比谁都精神。”

李渊从外面回来时,手里拎着个纸包,里面是刚买的桂花糕。他走进屋,看见苏瑶正在缝补,李悦趴在旁边看,阳光透过窗户落在她们身上,像幅温暖的画。“张婶说这糕是新做的,加了蜜桂花。”他把纸包放在桌上,“尝尝?”

苏瑶拿起块桂花糕,递到他嘴边:“你先尝,当年你在部队,我寄的桂花糕都碎成渣了,你还说好吃。”

李渊咬了一口,甜津津的,桂花的香混着糯米的软,在舌尖化开时,竟尝出了点眼里的咸。他看着苏瑶指尖的银线,在运动服的破洞上绣出朵小小的槐花,突然想起在医院养伤的日子。那时他总发脾气,说自己是个废人,苏瑶就坐在床边,给他缝补磨破的袜子,说“破了能补,心不能破”。

“宣讲会的稿子准备好了吗?”苏瑶抬头问,银线在布上打了个结,“别总说那些打打杀杀的,多讲讲你怎么种玉米、修煤炉。”

“知道了。”李渊笑着点头,“我准备讲‘如何用排雷的耐心,给悦悦扎辫子’。”

李悦突然拍手:“爸爸扎的辫子最漂亮!比幼儿园老师扎的还好看!”

李渊的指尖拂过运动服上的槐花,针脚歪歪扭扭,却比任何勋章都让他心安。他想起在社区公告栏里看到的照片:他帮王爷爷扛米,苏瑶给张婶送饺子,李阳教邻居家的小孩写作业,李悦举着苹果项链傻笑。原来这人间烟火,从来都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是这些缝缝补补的日常,是这些藏在岁月褶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