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9章 饺子里的星辰与警徽上的温度(1 / 4)

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饺子里的星辰与警徽上的温度

周六清晨的阳光漫过窗台时,李渊正对着手机视频皱眉头。屏幕里,穿着围裙的老太太正演示擀饺子皮的手法,擀面杖在她手中灵活得像活物,而他手里的面团却总往一边歪,最后擀成了个不规则的椭圆形。

“爸,你这是包包子还是包饺子?”李阳叼着牙刷凑过来,牙膏沫沾在嘴角,看到案板上歪歪扭扭的面皮,笑得直不起腰。他今天难得没赖床,校服换成了宽松的家居服,头发乱糟糟的,像刚被揉过的鸟窝。

李渊抬手敲了敲他的脑袋:“再笑就把你包进饺子里。”

“别别别!”李阳举双手投降,“我来帮忙!我会摘菜!”

厨房很快热闹起来。苏瑶系着那条印着“为人民服务”的旧围裙,正在水池边洗韭菜,水珠顺着她的指尖滴落,在瓷砖上晕开小小的水痕。李悦坐在小板凳上,认真地给虾仁去线,动作虽然慢,却格外专注。李渊则继续跟面团较劲,左膝的钢板在弯腰时隐隐作痛,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我来吧。”苏瑶擦干手,接过他手里的擀面杖,“你这手艺,怕是要让孩子们吃夹生饺子。”她的动作娴熟流畅,面团在她手中转了几圈,就变成了张圆薄均匀的面皮,边缘带着漂亮的褶皱。

“还是妈厉害。”李阳凑过来,拿起一张面皮就想包,却被苏瑶拍掉了手,“去去去,把手洗干净再碰。”

李渊靠在门框上,看着妻儿忙碌的身影,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这场景他在梦里见过无数次——在撒哈拉的星空下,在也门的废墟里,在刚果(金)的雨林中,支撑他熬过无数个艰难夜晚的,就是这样一幅充满烟火气的画面。

一、饺子馅里的“秘密”

韭菜鸡蛋馅、虾仁鲜肉馅、香菇青菜馅——三种馅料在案板上排成一排,像三支部队等待检阅。李阳自告奋勇要包虾仁馅,结果不是馅放多了捏不上口,就是捏出个歪歪扭扭的“月亮”,最后干脆放弃,改成给李悦打下手,负责把她包好的饺子摆进托盘。

“爸,你也来试试啊。”李悦举着一张包好的饺子,像举着个战利品,“很简单的。”

李渊犹豫了一下,拿起一张面皮。他的手指在握枪时稳定得能在百米外击中硬币,此刻却连张面皮都捏不拢。苏瑶走过来,从背后握住他的手,教他怎么捏褶:“左手托着,右手食指和拇指捏住边缘,像这样……对,慢慢来。”

她的胸膛贴着他的后背,呼吸温热地洒在他颈窝,带着淡淡的洗发水香味。李渊的心跳漏了一拍,动作更僵硬了,好不容易捏好的饺子,却像个受伤的士兵,歪歪斜斜地站不稳。

“像不像你上次在沙漠里埋的诡雷?”苏瑶笑着问,语气里带着只有他们才懂的默契。

李渊也笑了。那是四年前的事了,他在沙漠里埋诡雷,结果风沙太大,引线被吹得偏离了位置,最后炸了个空,还差点被战友笑掉大牙。

“比诡雷难。”他说。

一家人的笑声在厨房里回荡,窗外的阳光越来越暖,把每个人的影子都拉得长长的,交叠在一起,像一幅温馨的画。

包到一半时,李阳突然说:“爸,下午的亲子活动,王老师说要带相机,给我们拍全家福。”

“拍全家福?”李渊愣了一下。他家里的那张全家福,还是五年前拍的,那时李阳还没戴眼镜,李悦还是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

“嗯!”李阳用力点头,“王老师说,要让每个同学都跟家长拍一张,贴在班级的‘幸福墙’上。”

李渊的目光落在苏瑶身上,她正在低头包香菇馅的饺子,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好啊。”他说,“下午我们穿得正式点。”

“我要穿我的新裙子!”李悦举起手,眼睛亮晶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