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3章 旧相册与家常菜(1 / 4)

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旧相册与家常菜

一、蒙尘的相册

周六的清晨总是带着松快的气息。苏瑶把最后一只煎蛋盛进盘子时,李渊正蹲在客厅的储物柜前,手里捧着个蒙尘的红皮相册。相册封面烫着金色的“幸福之家”,边角已经磨得起了毛边——是他们结婚时,苏瑶的母亲亲手缝制的。

“吃饭了。”苏瑶倚在厨房门框上,看他指尖拂过相册上的灰尘,“孩子们在楼上刷牙,再不来,煎蛋要凉了。”

李渊抬头时,阳光正好从他身后的窗户斜照进来,给他周身镀了层柔光。他翻到某一页的手指顿住了:那是张双人照,刚退伍的他穿着不太合身的便装,站在医院的花园里,苏瑶穿着白大褂,手里举着刚领到的医师资格证,笑得眼睛弯成了月牙。

“这张还是阳阳满月那天拍的。”苏瑶走过来,指尖点在照片边缘,“你那天紧张得手心冒汗,说‘以后要守着你们娘仨’。”

李渊喉结动了动。他记得那天的风很暖,苏瑶抱着襁褓里的阳阳,说“守着我们,就是守着全世界”。那时他还不懂,这句看似平常的话,会成为往后无数个平凡日子里的定盘星。

楼梯上传来“咚咚”的脚步声,李阳背着恐龙书包冲下来,书包上的拉链没拉好,露出半截军徽模型:“爸爸!今天能去图书馆吗?张老师说有本《特种兵故事》特别好看!”

“先吃饭。”李渊合上相册,放在茶几最显眼的位置,“吃完饭带你和妹妹去。”

李悦跟在哥哥身后,小辫子上的小熊发卡歪在一边,手里攥着张画纸:“妈妈,这是我画的全家福,你看爸爸的肩膀上,有只小鸟!”

苏瑶接过画纸,忍不住笑了。画里的李渊确实比真人高大许多,肩膀上停着只彩色的小鸟,苏瑶牵着两个孩子的手,背景是他们家的阳台,晾着五颜六色的衣服。

“画得真好。”她蹲下来,帮女儿把发卡戴好,“小鸟是想跟爸爸做朋友吗?”

“嗯!”李悦用力点头,“它知道爸爸是好人。”

早餐桌上,李阳突然指着李渊的手腕:“爸爸,你的伤疤像不像地图?上次我在图书馆看到的中国地图,也有好多弯弯绕绕。”

李渊低头看了眼手腕上的旧伤——那是在边境执行任务时被弹片划伤的,愈合后留下了蜿蜒的疤痕。他没说话,只是把煎蛋夹给儿子:“快吃,凉了就不好吃了。”

苏瑶在桌下轻轻碰了碰他的手,眼神里带着了然。她知道,这个在孩子眼里像“地图”的伤疤,藏着他对“山河”最原始的理解,而现在,这份理解正慢慢融进柴米油盐里。

二、图书馆的小插曲

上午的图书馆安静得能听见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李渊坐在靠窗的长椅上,看着李阳踮着脚从书架上抽出《特种兵故事》,又转身帮李悦取下一本绘本《小鸟的家》。

苏瑶坐在他身边,翻着一本医学杂志,偶尔抬头看一眼孩子们。阳光透过高大的玻璃窗,在地板上投下格子状的光影,落在李渊的手背上——他的手指修长,指节分明,虎口处有层薄薄的茧子,是常年握枪留下的痕迹,现在却正小心翼翼地捏着女儿递来的彩色铅笔。

“爸爸,你看这个特种兵,是不是跟你一样厉害?”李阳举着书跑过来,指着插图里持枪的战士,“他也有勋章!”

李渊接过书,翻到扉页,上面印着一行字:“守护,是无论身在何处,都心怀责任。”他想起老首长在退伍仪式上说的话,突然明白,所谓责任,从来都不分战场和厨房。

“阳阳,”他指着插图里战士身后的营房,“你看,他守护的地方,也有像我们家一样的窗户,里面住着等待他的人。”

李阳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突然被一阵争吵声吸引。不远处,一个戴眼镜的小男孩正抢过同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