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碰撞肯定是有的(2 / 3)

上半身走进来,坐到旁边的人造革沙发上:“嗯,我也是一样的心思,我是在江州码头长大的鲁东人,今年二十岁,去年家破人亡被让卫东救了性命,这辈子带着俩弟弟跟着他讨生活,还请多关照了。”

凤雏才是有实力的:“听我姐说你是负责整个卫生巾厂那边的事,那你给我解释下这部分工资发放克扣账目的缘由。”

伤员靠在那抱着手臂,动都没动:“东家是大善人,那么我们具体做事的就要当坏人,除了帮他把收益都抠死了不让人钻空子,还要讨人恨,给足东家来解决问题让人感恩戴德的机会,这些女工本就偷奸耍滑、私下串通,我只要发现苗头就扣钱,扣到所有人都不敢造次,有问题吗?”

董雪晴肯定是震惊的。

都只有二十岁,她以为自己已经是仅次于姐夫的聪慧精明了,没想到这里还藏了个。

这里面包含的人性算计,甚至远远吊打她。

尤启立这边也是震惊。

西二街这条围绕猪鬃生意从百年前就开始发达的“洋气”街道,从背后看污秽不堪,街面上却充满了欧洲风情,甚至还有清真寺和教堂共存的奇观。

属于那些年“外商”,买办往来留下的遗迹。

现在当然属于各种国营厂跟宿舍,所以外部损伤也比较严重,公家的东西谁都不爱惜修葺。

很破旧。

包括食品厂那沿街一长排三四十米的平房门脸都是后来类似违建的普通砖土瓦棚房。

然后在这一片陈旧中,突然涌现一座上千平米的玻璃大棚,视觉效果可想而知。

足足拉开两百年差距的那种。

让卫东把双排座停到门口:“以前还能开到后院,现在整个后院都成了厂房,就只有等着前面拆建成大楼搞地下车库,正在等待批复通过,欢迎大家参观。”

刚从看守所放出来的各位神色各异。

之前在贸易行他们都是最意气风发的股东,尤启立把董事会叫商业管理委员会,所有人都是管委会成员,整个贸易行运转是通过管委会这种明显带点ZZ色彩的模式在运行。

虽然基本都是尤启立说了算,决定大方向,但所有事情还是都要拿出来讨论通过的。

不知道他们还有没有印象,这个坐在门口电视机前,衣衫褴褛中的年轻背夫。

尤启立很认真:“建成这样的目的是什么?”

让卫东比划:“大楼可能是十层十几层的样子,凸显改革开放的先进性,让所有看到的人都能感受到这个时代在剧烈变化,而不是日复一日的碌碌无为。”

他本意真的就是这样,其中主要还是给市里面看。

反正现在建楼又不亏,只是所有权就很关键了,总不能耗费巨资修了是国家的吧。

尤启立就能跳出所有人的震惊,笑着摸下巴:“我很好奇,你这种认知是怎么从以前我们看到的样子跳过来的,因为我知道每一寸见识都不是白来的。”

让卫东内心点头,对的,但嘴上肯定不能说老子是重生:“我好歹也是去年高考考上了大学,只是因为父亲在工地受伤才没机会去读大学吧,这一年顺着你那通讯录走南闯北,也看到学到不少东西,这边……”

因为门口有个卖熟食、卫生巾的门市部,所以得了消息的李姐已经开门迎接。

最大的感受就是走进去之后浑身一激灵,八月中旬的酷热立刻被化为清凉。

整个人都舒坦了。

原来从建设完成,就要求索性把内部冷库门打开,当成室内空调传递给整座玻璃工棚降温,不然这熟食在三四十度的高温下,车间流转一天就该变质腐烂了。

不就是活塞式制冷机么,开足马力运转就是,原理上也跟公共空调一模一样,哪怕效率有点低。

但近百名上班员工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