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宴请(2 / 3)

暖暖而生 司空执与 2881 字 11天前

“郑大人识货。”林暖微笑“此乃越州越梦仙,取深秋山泉所酿,是越州特产,这越梦仙在临安府可价值十几银。今日能与象屿风味相佐,也算相得益彰。”

“怪不得怪不得!这酒值这个价码。”

几杯酒下肚,席间气氛松弛不少,徐郑二人都有些醉意,果然酒桌生意谈起来容易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褚县令适时切入正题,看向徐、郑二人:“徐盐史、郑盐督,林先生此来象屿,意在采买些海盐。先生是实诚人,亦是本官故交,此事……不知二位大人可方便?”

徐盐史放下酒杯,胖脸上堆着笑,眼神迷瞪,有些侃侃:“褚大人引荐,自是信得过。只是……林先生所需几何?虽说我二人也有盐场,但这数目、这渠道,都得讲究个‘稳妥’二字。”他刻意加重了“稳妥”二字,目光在林暖身上逡巡,一只手两只手指无意识搓了搓。

林暖神色不变,放下酒杯,指尖在桌沿轻轻一点,声音不高却清晰:“自是多多益善,但林某也只规矩,来人。”

旁边的护卫从一旁递上三个礼盒,很是精美,林暖特意着人准备的,也算是她准备的越州特色礼盒,也是价值不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

一旁的郑盐督眼睛都亮了,忙接过礼盒:“哎呀,徐兄你看你,既是褚大人的朋友,那自然是信得过的!林先生放心,只要数目、价钱合适,这象屿的海盐,总有办法‘稳妥’地出去。只是不知先生想要哪个加码的盐,又要多少啊?”

谈判的核心终于摆上了台面。

林暖并未立刻报价,而是缓缓道:“只需粗制海盐即可。市价几何,林某心中有数。只是此番所需量大,路途亦远,损耗、风险皆在考量。不知两位大人有何高见?”

徐盐史道“唉,哪有啥高见啊!这粗制海盐好整,徐某盐场便有几十石,价格也实惠……林先生为啥用这粗盐?”

“两位大人有所不知,这粗盐虽说粗鄙,但对越州百姓来说已是好物!林某自然也是赚个差价。这越州到底不及象屿近海多盐,官盐又控得严,林某这想做点生意都得精打细算,实在是烦人的很哪!”

徐盐史脸上的笑容更甚,甚至打了个酒嗝,竖起大拇指:“林先生是这个!看来也是我辈中人啊,官盐有官盐的路子,咱有咱的路子!林先生放心,我和老郑会给你安排妥当,明儿便给你整张盐引……回头你只管派车到我们两家盐场即可,不过买了我们的盐,可不能再买其他两家的盐喽!”

“这是自然!林某岂会!这样吧,第一批,五千石。”林暖报出一个让褚县令都暗暗咋舌的数字,“三日后,现银交割。往后林某派人前来,两位大人可得给个脸面啊。”

“数目不小,但既然林先生有备而来,又有褚大人作保……好!三日后,象屿东港徐郑两家盐场,徐某定让先生看到足秤的好盐!”

“一言为定。”林暖再次举杯,“有劳徐盐史、郑盐督费心。褚大人,多谢您从中斡旋。”她目光扫过褚县令,带着深意。

褚县令心中一块大石落地,脸上也露出笑容:“分内之事,分内之事!来,共饮此杯!”

正事议定,气氛更加热络,席间推杯换盏,好不热闹。

林暖半开玩笑地说:“褚大人,徐盐史、郑盐督,象屿过于荒凉,树都没多少,要是夏日,实在是连个遮蔽的地都没有啊!”

褚县令深以为然:“林先生所言极是!的确该栽些树,也美观不少!”

徐、郑二人虽对种树兴趣不大,且醉意上头,但见林暖与褚县令说话,又刚做成一笔大生意,也只得附和着点头。

酒过三巡,宾主尽欢。

林暖见时机成熟,向身后侍立的一名护卫微一点头。

护卫会意,悄无声息地退下,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