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改报妆容(1 / 3)

暖暖而生 司空执与 2832 字 15天前

然而这份被江南十月美景滋养的好心情,并未能持续太久。

随着车马辘辘,愈发深入象屿县地界,眼前的景象便如褪色的画卷,显露出令人心悸的凋敝与苍凉。

陈行宁曾与林暖提起过一本记录象屿县风物的手札,其中确实提到此地时常遭受狂风海啸侵袭,但也没说是眼前这副实景。

连绵的山丘不再是层林尽染,而是大片大片光秃秃的土黄色山脊,裸露着嶙峋的怪石和稀疏枯黄的草皮,像是被巨大的剃刀粗暴地刮过。

道路两旁别说参天大树,就连碗口粗的树木也难觅踪影,只剩下些低矮杂乱的灌木丛和歪脖子小树,在带着咸腥气的海风中瑟缩。

归恒道长捋着胡须的手顿住了,眉头锁成一个深刻的“川”字,他撩开车帘,望着窗外近乎荒原的景象,声音里带着明显的困惑和凝重:“无量天尊……林小友,老道模糊记得,早些年听闻滨海之地,虽风浪险恶,但未近海滩也还是草木丰茂之景吧?眼前这……当真是象屿县么?”

林暖的目光扫过窗外贫瘠的土地,心中同样沉重,她抿了抿唇,回道:“道长,世事变迁,沧海桑田。到底此地已不可与昔日所见同日而语了。”

“唉,也是……”归恒道长放下车帘,沉郁地叹了口气,随即又强打起精神,“倒是路上偶尔还能遇见些运盐的车队,叮叮当当的,总算添了点活气儿,不至于死寂一片。”

坐在一旁的林二虎,作为土里刨食的老农,目光敏锐地捕捉到了更让他揪心的细节。他指着远处几块勉强开垦出的田地,忧心忡忡地说:“暖儿,你看那田里的稻穗,稀稀拉拉,谷粒瘪瘪的,一看就欠收成。这地方……怕是连肚子都填不饱啊。”

林暖的叹息更深了:“江南各州各县,被大大小小的土势力割据,壁垒森严,只顾着在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上吸血盘剥,谁管百姓死活?越州这两年摸索出些增产增收的法子,连近在咫尺的南嘉县都没能传过去,更别说这偏远的海滨之地了。苦的,终究是最底层的黎民百姓。”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归恒道长几乎是下意识地吟出这句诗,随即猛地一顿,脸上露出追忆之色,“咦?这话听着好生熟悉……林小友,是不是……”他忽然朝林暖眨了眨眼,眼神里带着几分心照不宣的探寻。

林暖心领神会,唇角勉强牵起一丝苦笑:“是,自是‘故人’故言……” 。

林二虎心头有些些不安。压低声音问:“闺女,这象屿县看着比咱北地遭了灾还穷困,咱带的这几个人手……够用不?爹这心里头,直打鼓。”

穷山恶水出刁民,这是颠扑不破的道理,当生存的压力碾碎了一切道德底线,人为了口吃的,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他真怕这趟出来盐没收成,反倒把大家伙儿都陷进危险里。

老父亲的话正戳中了林暖的隐忧。

她之前想着带父亲和林开出来看看江南风物,顺便办正事,确实有些托大了,低估了此地的贫瘠程度,也低估了随之而来的风险。

她果断地抬手敲了敲车厢壁:“小雨、瑞安,停车!原地休整!告诉余友他们几个,把眼睛都给我放亮些,精神头提起来,警惕四周!然后小雨你进车里来。”

“是,夫人!”冯雨和瑞安清脆地应了一声,瑞安利落地勒住缰绳,马车停稳后,冯雨迅速跳下车,向护卫头领余友和精干的瑞安低声传达了夫人的命令,这才掀帘钻回车厢。

林暖看向归恒道长:“道长,我记得云海师傅展示过‘面部修容术’?您是师父,是否也会。眼下情况特殊,恐怕得辛苦您老,给大家伙都‘装扮装扮’。要求只有一个——越狰狞,越凶神恶煞越好!”

归恒道长闻言,眼中精光一闪,方才的沉郁一扫而空,竟显出几分跃跃欲试的兴奋:“得来!林小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