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开始对外投资(1 / 4)

在无形的商战中,时间来到26年3月。

林天看着集团业务不断发展,觉得是时候开启公司在股权、资金和治理结构的改革了。

改革第一步,设立海天资本,注册资本万元,其70%股份为海辰控股(7000万元)、20%股份为林天(2000万元),10%股份为员工持股平台(1000万元,锦城海道有限合伙企业)。

海道有限合伙中,设GP一个和LP多个。GP为海道咨询管理有限公司,为海辰控股全资子公司,认缴10万元,占1%,LP则多为海天资本员工,认缴990万元,占比99%,但由GP代持,员工仅有分红权没有表决权。

以后将以海天资本的名义对外控股和入股企业。

海辰控股自身保留荣华钢铁、君兰科技、君兰文娱三大核心板块。

新公司的成立林天交给助理、法务部以及人事部去操办,他则专心思考业务升级。

第二步。3月下旬,经过思考和行业调查。林天决定,新成立海辰控股全资子公司,海荣智造,旗下暂时下设荣华钢铁厂有限公司(全资),两个研究院直接隶属于海荣智造,为技术部门。

陈岩,继续担任荣华厂一把手,兼任海荣智造CTO。

吴名,毕业于知名管理学院的硕士,具有多年经商管理经验,担任海荣智造CEO。

马佛山,兼具财务管理能力,担任海荣CFO。

母公司人事部和吴总一起负责海荣智造本部各部门人员招聘,预计海辰集团总人数可以突破5000人。

第三步,集团职级设计。

首先,总公司为总裁负责制,总裁为M1级,各部长为M2级。诸如:雷泽、杨征和杨科。

其次,一级子公司为CEO负责制。即CEO、CTO,CFO等。CEO比如唐五,CTO如陈岩。管理岗就是M2级,技术岗则为T2级。这些子公司的部长等则为M3或T3级。

再者,二级子公司为总经理负责制,诸如荣华厂总经理陈岩,荣华厂副总经理马佛山。总经理为M3级,二级子公司的部门经理为M4或T4级。

从此无限类推,数字越大,职权越小。

一系列动作自然不可能密不透风。

公家那里,工商局得知海荣、海天、海道的成立后,便立即上报了消息。市局表示高度重视,高度关注,从此海辰集团各种手续,工商局自然一路绿灯。

等改革基本落地,已经是4月中旬,公司的整体风貌大变样,从一个地方头部,成长为具有区域视野的现象级企业集团。

随着海天资本的设立、海荣智造的重组以及集团职级体系的明确,海辰控股在短短一个月内完成了关键的“塑骨强筋”。林天深知,架构的优化只是基础,资本的活水与产业的纵深布局才是海辰迈向更高层次的引擎。海天资本作为集团对外投资的“触手”和“孵化器”,其首批投资标的的选择至关重要,必须精准卡位,既能服务于集团现有战略,又能捕捉未来增长点。

海天资本的初步团队(由锦城海道有限合伙企业GP团队及抽调的精干投资经理组成)在林天的亲自指导下,经过密集的行业扫描、企业尽调和价值评估,最终锁定了三家极具潜力的区域性企业作为首批投资目标:

1. 欣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核心优势:

特色化、高坪效的单店模型: 欣喜餐饮主打“城市轻正餐”概念,聚焦于核心商圈白领人群。其产品线以标准化、高颜值、健康轻负担的中西融合简餐为主(如特色沙拉碗、创意三明治、精品咖啡与茶饮),SKU精炼但复购率高。门店面积普遍在80-150平米,通过智能化点餐、高效的动线设计和中央厨房预制半成品支持,实现快速出餐和高翻台率,单店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