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大手笔(1)(2 / 4)

事情发生后,曹操却不觉得那位能做好这些。

没有担当,特别是没有魄力!!

这是曹操在试探下得出的结论。

在过去,曹操不是没有过还政的考虑,毕竟汉室太得人心了,真要选择走那一步的话,处置不好的话,这是会叫他,尤其是曹氏背负骂名的。

这些是需耗费很大心神与精力,才有可能逆转回来的。

这还只是有可能,不一定真能办到。

真要是这样,曹氏真要走到那一步,没有把这些给解决好的话,很有可能出现秦二世而亡的局面。

这岂不就白做了?

可后来,经历了衣带诏这件事,曹操的想法改变了。

曹操并不否认,其想法有改变,有一部分是受其子曹昂的影响。

曹昂做的事,其实就表明了他的态度。

曹氏拥有的这一切,凭什么到最后要拱手相让?

没有这个道理!!

再一个,曹昂做了一些事后,在中枢的一些人表现,也让曹操生出忌惮,真要是还政于天子的话,曹氏会有好下场?

这个事,在他默许曹昂做一些事,最终让他坐上了丞相之位后,这期间又发生的一些事情,使曹操坚定了所想。

哪怕曹操从未对外讲过,但其内心深处已做出抉择。

继续阅读

这份权力来之不易,亦关乎天下社稷安定。曹氏若退必生大乱,这是曹操不愿见到的,毕竟在这前后他付出太多心血了。

曹操是不愿背负篡汉之名,但如今的局势已然不容他退让半步,所以在有些事已然明了下,如何改变一些事,就成了最重要的。

正是基于上述的种种考虑,才有了今下这场大战。

曹操要用自己的方式,去真切改变些什么。

“明公,那这件事……”

见曹操不言,郭嘉带有试探道。

这件事不是小事,必须要设法解决。

不解决的话,一旦前线有所变,后方势必出乱,到那时影响到前线,这是会影响到战局走向的。

“一并交给荀令君吧。”

曹操没有犹豫,开口说道。

郭嘉心下一紧。

果然是这样。

也正因如此,郭嘉心跳加快不少,在前几日的研讨下,曹操明确了很多事,前线的,后方的,其中涉及到后方坐镇及供应,还是交到了荀彧手中。

这件事明确时,程昱、毛玠他们是有想法的。

对荀彧的能力,这是没任何人质疑的。

讲句不好听的,曹操能坐拥今下的势力,荀彧是劳苦功高的,如果没有荀彧在后方坐镇及供应,甚至在此期间发生些事情,荀彧及时出手干涉与解决,领军在各方征伐的曹操,无法打赢一场场关键大战。

可现在跟先前不同了。

曹操凭借先前的功绩,还有其子在外的表现,被推到了丞相这个位置,这就使得处境跟先前不同了。

而在这前后,荀彧几次的表现,其实是叫一些人有看法的。

讲一句公允的话,荀彧所处位置,比曹操还要艰难,因为曹操已在心中有了取舍,所以不会有对应的负担,但是荀彧却不一样,他还没有完全取舍,这的确是他自找的,可真要果断地进行了取舍,那还是荀彧荀文若吗?

“旬日后,某就打算启程,去往酸枣。”

在郭嘉思绪万千下,曹操撩了撩袍袖,表情正色道:“此役终是要倾覆汝南袁氏,讨灭国贼,需要某顾及的事太多了,朝中的这些纷扰,某相信荀令君能解决好的。”

“奉孝,这次你不必急着随军去往前线,先将既定的一些事做好,有仲德他们随军前去,不必有太多顾虑。”

“喏!”

郭嘉作揖拜道,可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