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联姻(2 / 2)

崔少宇果断把清河崔氏抬上来了,反正两家同气连枝,都没有什么区别。后面真要出什么变故了,清河崔氏是清河崔氏,博陵崔氏是博陵崔氏,还是有区分的。

道德的底线,崔少宇永远都是灵活运用的。其实这也是没有办法的,要匹配太子的女子,门当户对是必然的,嫡女是肯定,但是博陵崔氏这边的确没有适龄嫡女。

要不是前几日崔少宇去拜访清河崔氏的族长崔业云的时候,被介绍认识了一个妹妹。就是当初差点许配给他的崔妙语,崔叶云的孙女。

‘十五岁,刚好,按照历史上李承乾十七岁结婚,那时候妙语刚好二十二岁,按照李承乾这个御姐控,肯定喜欢的不得了。感谢我吧。’

“哦?那我倒是想要见见了。”长孙皇后笑着说道,对于比太子大了五岁倒是没有在意,能两情相悦最好,若是不能,也是一笔可观的政治资源。

“既然如此,那我直接回去,将妙语妹妹带来参加今晚的守岁宴吧,也好让岳母见一下。”崔少宇提议。

“可你还未和襄城说几句话呢。”

崔少宇看向襄城,如今已经年满十八的襄城,清丽的脸上已经完全长开了,出落的亭亭玉立。

崔少宇开始对着襄城说道“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我相信襄城可以理解我的。”

被崔少宇突然一句诗给撩到的襄城红着脸说“知道了知道了,快去吧。”

长孙皇后听到诗句给惊艳到了,崔少宇的诗才他是知道的,如今几年过去了,他的将敬酒与水调歌头还在长安中流行,无人可超越。

看了一眼李世民仿佛在说‘二哥,你怎么不写出这样的诗句来撩我呢?’

“快去快去。别在这碍朕眼了。”李世民当做没看到,直接让崔少宇快去,说话就说话,你作诗做甚,还做出这样的好诗词。

丝毫不知道,崔少宇的这些都是抄的,不过你让他做诗也的确可以做,换做这个时代的任何一个读书人都会,只是好与坏的与别罢了,毕竟在古代,每个世家子弟从学字开始,都是伴随着学习如何作诗的。

大唐小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