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邯乞降(2 / 3)

项羽引着大队人马,亲自杀到。

章邯乃项羽手下败将,听到“项羽”二字,先已怯了三分。正不知是进是退,项羽冲了过来,一连刺倒三个秦将。章邯越发心惊,拨马而逃,秦军顿时大乱,亦相继逃回,固守棘原。

司马欣夜见章邯,劝道:“大将军,我军屡为楚败,已成惊弓之鸟;且是,权臣赵高又在背后算计我等,依末将之意,咱何不降了楚军,也好使全军将士之命得以保全。”

章邯叹道:“我何以不想降楚!怎奈,项羽念及前仇,不容我降,奈何?”

司马欣道:“末将早年曾有恩于项氏,将军若是无意降楚,那就罢了!若是有意降楚,末将愿去楚营一趟。”

章邯道:“如此说来,那就有劳司马君走一趟了。”

司马欣来到楚营,项羽果然念着前情,不但没有与他为难,反盛宴相款。欣乘机问道:“大王,前次章邯遣董翳前来请降,为大王所拒,可有此事?”

项羽道:“确有其事。”

“为什么?”

“章邯与我有杀叔之仇,将军难道不知?”

司马欣道:“末将当然知道。但末将有几言相劝,请将军不要见怪。”

项羽道:“有什么话,你尽管说吧!”

司马欣道:“章邯与大王之仇,乃公仇,非私仇也。章邯所杀者,乃楚国将军,而非大王叔父。试想,武信君若是击败了章邯,章邯还有命吗?”

项羽愕了一愕道:“这倒也是。”

司马欣话锋一转又道:“不知大王起兵,为了什么?”

项羽道:“这还用问,诛灭暴秦,复我楚国。”

司马欣颔首说道:“大王之言甚是,但不知大王想了没有,章邯现有兵马,尚有二十余万,且为精锐之师。大王定然要战,灭邯自然不成问题。兵法有言,斩敌一万,自损三千,若照此推算,大王这方死伤的将士,不会少于八万。大王爱兵如子,岂能眼睁睁地看着这八万将士白白送掉性命,此乃一不可拒;其二,章邯为秦大将,若是降了大王,命他西向攻秦,秦廷必然震动。且是,秦将如今多在犹豫观望,将军若连章邯也能赦免,必将望风归降,如此一来,暴秦不攻自亡。此乃不可拒二也。”

项羽击案说道:“好,很好!你的话很有几分道理。亚父,您说呢?”

范增在旁,已听多时,立马应道:“司马欣之言,句句是实,请大王勿虑!”

项羽把脸转向司马欣:“请您回去转告章邯,我允他来降,决不杀他!”遂与司马欣约定了受降的日期和地点。那地点就定在洹南,洹南乃殷商的故都,盘庚迁殷,即居于此。

到了受降之日,项羽引着许多将土及各国军帅,昂然前来,旌旗严整,甲杖鲜明,威武得了不得。章邯已在洹南等候,闻听项羽到了,慌忙下马,长跪道旁。及至项羽来到,一连叩了三个头,方才说道:“邯为秦臣,本思效忠秦室,怎奈赵高专权,二世昏聩,秦亡只在旦夕,邯不愿随之俱亡,故率众来降。大王天生神威,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此次西去,定能诛灭暴秦,造福于民。关中之主,非大王莫属,邯前时因两军交战,误伤了武信君,现在想来,犹自痛心不已。现蒙大王宽宥,恩同再造,誓当竭力图效,借报深恩。”

说至此,章邯竟然呜咽起来,泪流满面。项羽忙道:“将军不必害怕。将军既知去逆效顺,我决不会因私废公,加害将军,只要将军能助我灭秦复楚,保你一生富贵。请将军听封!”

章邯铿声应道:“罪臣在!”

项羽略一思索说道:“封章邯为雍信君,留置楚营,参赞军戎。”这分明是明升暗降,夺了章邯兵权,但邯还得叩头谢恩。

项羽又道:“司马欣听封!”

司马欣跪在章邯身后,闻言,亦大声应道:“罪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