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李家真有钱(2 / 3)

来,这项国策根本就不怕阴违,因为现阶段,甚至当下这一代人,就没想过收这个税,只是在为未来做铺垫。

只要阳奉,未来就是铁一样的事实!

这期间,李茂拿着堆积如山的银券走了,李家大几十口拿着真金白银来了。

京城外的郊区,一下子热闹起来,千万级的财富短期集中释放,其能量之大,实令人咋舌。

百姓笑哈哈,朝廷也笑哈哈……

就这,还只是前期的投资,七十余口人所拥有的财富,又何止千万?

其实,李家人也不觉吃亏了,这不是白白撒钱,这是投资,投资总会有回报的,咱李家人,天生就是做生意、发大财的命……

大规模的投资建设,给京师上下带来的正面影响,上至庙堂,下至百姓,都清晰的感受到了。

收入的提高,消费的提升,赋税的增加……所有人都充分享受到了利好。

这千万两的投资,带动的经济流量,翻上一番都不止。

直至这时,朝廷才真正认识到李家的恐怖之处,同时,也理解当初南直隶为何那般跳脚了。

李家人有钱,这是公开的秘密,可今时这些大员才真正意识到,李家人究竟多有钱。

不过几十口子人,甚至只拿出了一小部分,就能给大明京都带来如此变化,如若再多来些人,再多投些钱……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那还不得起飞了啊?

李家人花起钱来着实不小气,朝廷自然也予以了方便,李家人所提出的要求,基本都给予了满足……

如此一幕,落在李家众人眼中,自然是活祖宗的面子。

与有荣焉的同时,自信心也更加膨胀。

时至今日,李家人也明白了,李家之所以能起来,除了经商天赋外,还多赖活祖宗的能量。

如今自己等人也一样可以沾活祖宗的光,简直与长房一脉无异,那岂有不成功之理?

数月之后,一座座作坊拔地而起,与此同时,李家人又开始了第二波的投资……

朱载坖嘴都快笑歪了。

这是他自登基之日起,最快乐的一段时光了。

李家当真是……太仁义了。

开心不只是他,百姓一样开心,因为李家给开的工钱真不低,且还有干不完的活……

时光悠悠,转眼已至夏末。

关西。

李青、朱翊钧往返于总督府、西州府、河西走廊,期间,李青带小家伙充分了解这边的军情,民情,同时,小家伙的学业,李青也没落下……

自正德朝起,常用简化字就开始推广了,从官员奏疏开始,上行下效,再加上普及教育,半个世纪下来,早已渗入到了方方面面。

小家伙自打出生起,学的就是简化字,故才进步神速,再加上这半年来的刻苦学习,除了经史子集中的生僻字,日常使用的文字,小家伙基本都认全了。

半年的关外生活,让朱翊钧白白嫩嫩的小脸变得粗糙,人也瘦了些,加之长高了不少,以及长时间的故作老成,整个人都透着远超这个年龄的成熟。

外表如此,内里更是如此。

一土坡上,朱翊钧居高临下,望着远方忙碌的人群,问道:

“先生,再有一个月左右,这些草原部落的近距离迁徙就基本完成了,之后,咱们就要回京了吗?”

“想回京了?”

“也不是,回去也没事儿可做,我可不想听翰林之乎者也……”小家伙摇头,接着讪笑道,“说一点不想,也是假的,我不想翰林,可我想皇爷爷,想父皇母妃了。”

李青笑了笑,道:“你要实在想回去,回去也成。”

朱翊钧怔了下,诧异道:“先生的意思是……这次历练还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