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1章 薪尽火传(1 / 2)

在我的话音落下之后,杨佩宁那双只能睁开一条缝隙的眼睛里,明显透出了几分不解。

“皮格马利翁效应。”

我似笑非笑的看着镜头,就像在和杨佩宁对视:“你应该很清楚,它也叫‘期待效应’、或者‘罗森塔尔效应’。”

“人与人之间的期望,是一种非常强大的隐性力量,当我们对某个人抱有强烈期待,这种期待会在无形中影响对方的行为,最终导致对方在不经意间、朝着我们期待的方向发生变化。”

一口气说完之后,我接着换气的工夫、又朝墙上的摄像头走近两步:“但这通常被用作温暖、正向的方面,比如老师将学生称为‘数学家’,可能会比‘数学差’激发更多的潜力——”

说到这里,我再次上前一步,同时收起脸上的所有表情:“如今你以这种方式来使用‘期待效应’,不知道罗森塔尔教授和雅各布森校长泉下有知,会是什么样的表情?”

“……可能是唾弃吧?”

杨佩宁沉默片刻后笑了起来,算是默认了我的推测:“不过我确实没想到,如今已经走到了这一步,你依然保持着相当的警惕,这真的很难得。”

“多谢夸……”

“可是有什么用呢?”

杨佩宁暴露在外的牙龈抽搐几下,用损失了三分之二的皮肤的脸、表现出了一种非常标准的讥讽:“或许你嘴上不愿承认,但你还是会满足我的‘期待’,不是吗?”

“……”

我上挑的嘴角瞬间凝固,但不是因为被他戳到痛处,而是他在这短短的几秒钟里,随手给我造了一个瓜田李下的难辨死局。

我确实会按照杨佩宁的计划进行——至少在“觉醒”之前,我是这样决定的——但这往大了说是解决【大灾难】,往小了说是为肖海和庄湘,而不是为了满足杨佩宁的期待。

“论迹”和“论心”是有本质区别的,可是现在的问题在于,除非我让杨佩宁进入我的大脑亲自确认,否则所有口头上的解释,都可能会被他说是“嘴硬”。

当然,这种问题的真相到底如何,在如今已经不重要了,所以我在意的重点、其实是杨佩宁的“反应速度”。

在我点破他的套路之后,杨佩宁只用了几秒钟,就完成了“理解”和“接受”的部分,并顺势反将了我一军。

这说明他现在虽然疯狂,却还保持着相当的理智,所以即便我不信他,也还是对他的那个计划、平添了几分莫名其妙的信心。

但只有这样是不够的——至少对我来说不太够——可就在我准备用“钥匙”、进一步试探杨佩宁的时候,房间的门忽然打开,洗去一身污垢的王强、顶着新剃的光头走了进来。

“两位聊完了吗?”

王强刚一进门就直接问道,随后没等我说话,就直接抢去话筒、拔掉电线,随手扔到了一旁的角落里:“没聊完也没办法,你该去准备‘觉醒’了。”

说完,王强抬起手朝我伸来,我立刻捂住后颈退了三步:“有事说事,别动手动脚的!”

王强怔了一下,随后想到什么似的翻了个白眼:“在为之前打晕你的事生气?”

“不是生气,是警惕。”

我捂着后颈紧盯王强:“当时那种情况,我不明白为什么要打晕我?”

“那是……”

王强刚要解释,又转头看了墙上的摄像头一眼:“出去再说。”

话音没落,王强就举手做出投降的姿势,一步一步的慢慢朝后退去。

那是一种表示自己没有恶意的方式,所以我虽然还带着疑惑,但也没再多说什么,等他退了几步便准备跟上。

“拜托你了。”

屏幕里的杨佩宁突然开口,那副破碎的凄惨模样,颇有几分交代遗言的悲壮感:“不管你信不信,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