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建造的三台苍龙级主炮,全部分布在赤道上。
随着蓝星旋转,它们交替发射。
但距离过于遥远,在人类的视角里,只能通过尾焰分辨先锋舰队的运动轨迹。
苍龙一号完成第一次发射后,科学家和工程师团队在最短时间内进行优化设计,并在轨道修复过程中完成调试。
第三日,苍龙一号再次发射。
这一次初速稳定在2%c。
接下来便是一次又一次的发射,过程中不断修正参数,替换零件。
相比于太空,炮弹飞行缓慢,蓝星短时间看不到结果。
幸而人类还有塔尔人这个盟友,将处理不了的问题交给塔尔人。
塔尔人每每给出有效的改进方案。
苍龙一号每一次发射,初速都更加精确向2%c。
一个半月后,位于西非和东美大陆的苍龙二号、三号,相继进行了首次发射。
有着苍龙一号经验,二号和三号试射无比顺利。
于是人类开启了连续发射的时间。
跟随蓝星的转动,每天都至少一枚1.2吨重,2%c的炮弹离开蓝星,奔向宇宙深处。
……
苍龙一号基地,地下某间房间中。
数十个电子屏幕挂在房间四周的墙壁,它们的光芒照亮不大的空间,李前端坐房间正中,双目微闭,精神力控制着与屏幕数量对应的键鼠等控制器。
四周屏幕上光芒变换,飞快显示出各种数学算式,抽象模型。
这些都是引力研究所近些年来的研究成果。
虽然还不能做到改变引力常数G的地步,但诸如自引力探测等相关技术,也对人类有着巨大帮助。
然而,李前组建引力研究所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为了登神。
昔日天象事件后与异常生物背后的怪物战斗,被迫登神。
那次经历中,李前终于明白自己缺少的是什么,需要掌握一种现实规律,从而在世界之外撬动那里的能量,搭建平台,站稳脚跟,成为常驻神灵。
而与精神力、隐秘之弦息息相关的万有引力,当然就是李前的首选。
几十年过去,引力研究所的理论研究,已然取得不错的成果。
除各种科技层面的技术之外,还有关于隐秘之弦震动频率的多次优化,让极限超进化者所能调动的万有引力成倍暴增。
这也是李前能完全控制蓝星引力的根本原因之一。
在学习引力研究所的研究资料同时,李前也在帮助三座苍龙基地发射炮弹。
“可惜,还差一些……”
许久之后,李前缓缓睁眼,周围屏幕跳动的页面全部停止。
他看完了引力研究所这些年来的全部资料,获益匪浅,能调动的引力更多,对时空概念的理解更加全面。
但还是差些。
“共享者文明在万有引力上的研究,肯定走在我们前面,如果能得到他们的技术资料,或许能大大缩短时间,我们这一代人就能完成。”
这是不久前引力研究所所长对他说的话。
共享者文明能够调动宇宙暗物质脉络,给舰队整体加速,这就类似于风帆船在海上借用自然风力、洋流进行航行一样,是借助宇宙的力量。
只是宇宙脉络更加高端,隐蔽。
人类也只是发现,推测出模型,无法利用。
遇到共享者文明舰队,才确定这一点。
“如果我强行登神,应该也有一定成功率了。”
李前沉思着,喃喃自语。
登神的难点无非有二。
一是要在世界之外,以某一现实规则,构建可供精神体停留的平台,并依靠这一规则反过来撬动大宇宙能量。
如今他对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