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清其虚实与意向。其二,高览与鞠义调集五万兵力屯驻在幽州与并州接壤之处,向河东郡方向进发,务必让公孙瓒在并州难以立足。其三,令围攻潼关的文丑将军,即刻率领十万大军转向函谷关,向曹操施压。若曹操依旧不愿与我等结盟,那就趁势攻打函谷关,给他一个狠狠的教训!”
众人听闻袁绍的决断,纷纷拱手领命。一场围绕着袁绍势力的战略调整,就此拉开帷幕,而这一系列决策,也将深刻影响着未来各方势力之间的格局变化。
首先来说辽东这边的情况。此前,幽州的公孙瓒被袁绍击败后,逃往并州。这一局势的变化,让与之相邻的辽东公孙度也感受到了压力,势力平衡发生倾斜,公孙度正不知该如何应对这种新局面时,恰逢袁绍派出的使节抵达。
公孙度赶忙召集儿子公孙康以及谋士毛重一同商议。三人围坐在厅内,面色凝重。公孙度率先开口,语气中透着忧虑:“如今袁绍势力强盛,击败公孙瓒后,恐怕下一个目标就是我们。此番他派使节前来,不知是何用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
公孙康皱着眉头,思索片刻后说道:“父亲,袁绍向来野心勃勃,其使节来意恐怕不善。但我辽东如今实力不及袁绍,若贸然得罪,恐怕会招来灾祸。”
谋士毛重轻抚胡须,微微点头,接着说道:“公子所言极是。不过,我们也不能一味示弱。或许可以先听听使节的来意,再相机而动。若袁绍有意拉拢,我们可权衡利弊,考虑是否与之结盟;若他是来施压,我们也要想好应对之策,不能让他小觑了我们辽东的实力。”
公孙度听了两人的话,沉思良久,缓缓说道:“就依毛先生所言。待使节到来,我们务必小心应对,切不可因一时疏忽,给辽东带来灭顶之灾。”
不多时,袁绍的使节便被引入厅中。这使节一身华服,举止间透着自信与威严。他微微拱手,环视众人后,便开始滔滔不绝地展开游说。
“公孙将军,久仰大名啊!想必您也知晓,我家主公袁绍,出身四世三公之家,门第之显赫,天下皆知。袁家累世公卿,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这等底蕴,实乃成就大业之根基。如今主公麾下,兵强马壮,势力如日中天,麾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各路英豪纷纷来投。”使节说到此处,眼中闪过一丝骄傲,有意无意地观察着公孙度等人的反应。
“反观当下局势,四方诸侯混战,天下大乱。公孙将军虽据守辽东,然四周强敌环伺,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困境。若能与我家主公结盟,归入河北统辖,不仅可保辽东太平,更能借助我家主公的势力,开疆拓土,共享荣华富贵。否则……”使节话锋一转,语气变得略带威胁,“若错过此等良机,一旦我家主公兴兵问罪,辽东恐将面临兵祸之灾,生灵涂炭啊!”
公孙度等人静静听着使节的一番威逼利诱,面色凝重,心中各有思量。待使节说完,公孙度强笑着说道:“使节大人所言,容我等私下商议一番,明日便给大人答复。”使节见此,也不好强求,便拱手告辞。
公孙度当即与毛重、公孙康回到内室,闭门商议。公孙度眉头紧皱,率先开口道:“诸位,袁绍此番派使节前来,看似给我们指了条明路,实则暗藏威逼。你们觉得,这归附之事,当如何是好?”
公孙康面露犹豫之色,缓缓说道:“父亲,袁绍势力确实强大,若与之对抗,我们胜算不大。可归附于他,难免心有不甘,毕竟要受制于人。”
毛重则低头沉思片刻,说道:“主公,依我之见,如今袁绍势大,难以抗衡。不妨暂且答应他的条件,向其俯首称臣。但这不过是个虚名而已,我们可借此保存实力,等待时机。只要我们在辽东仍握有实权,袁绍一时也难以对我们怎样。”
公孙度听闻,陷入沉思。过了许久,他缓缓点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