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章 生为劲敌 殁归沧溟(2 / 3)

——曹操志在荡平群雄、一统北方;袁绍图谋吞并四州、成就霸业;张鲁则固守汉中,试图在乱世中保全一方净土。孙策的英年早逝,于他们而言,不过是少了一个未来可能崛起的对手,省下几分应对的精力。

但当他们听闻那位曾以“小霸王”之名威震江东的少年将军骤然陨落时,心底仍不免泛起一丝复杂的情绪。那个年纪轻轻承袭父志、仅用数年便横扫江东六郡的豪杰,曾如划破夜空的流星般耀眼夺目。他率领千余将士,以破竹之势席卷江东,让蛰伏的世家豪强俯首称臣,将孙氏的旗帜插遍江南沃土。可这份锋芒太过锐利,这份光芒太过璀璨,以至于命运也生出妒意,让他如流星般在最辉煌的时刻倏然消逝,只留下无数未竟的壮志与后人的叹息。

凛冽的朔风卷着长安城头的旌旗猎猎作响,腊月的霜雪尚未消融,一封来自江东的密函却如星火般点燃了未央宫的死寂。天子刘辩握着素绢的手指微微发颤,玄色绣金的龙袍在烛火下泛着冷光,苍白的面庞上竟泛起久违的血色——这是自马超身死、西凉军举族复仇以来,他第一次感到胸腔里燃起希望的火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

三个月前,他错估了西凉铁骑的战力,以为凭刘备麾下关张二将的武勇,辅以吕布的并州狼骑,足以在右扶风、左冯翊的黄土高原上筑起铜墙铁壁。然而马超的父亲马腾率领的复仇之师,裹挟着羌人部落的怒火与西凉健儿的悍勇,如汹涌的潮水般冲垮了汉军防线。八百里秦川烽烟蔽日,败报如雪片般飞入长安,就连素来不可一世的吕布,也在陈仓道上伤了两员大将,狼狈退守至灞水之畔。

未央宫的宫墙在马蹄声中震颤,朝堂之上暗流涌动。三公九卿们表面上恪守君臣之礼,私下里却频繁出入各个权臣府邸。就在天子夜不能寐、食不下咽的危急时刻,孙策暴毙的消息不啻为一剂强心针。那个占据江东、隐隐有争霸中原之势的“小霸王”突然殒命,意味着天下格局或将重新洗牌。若能借此良机稳住长安局势,说不定能寻得转机……想到此处,刘辩猛地握紧了案上的玉镇纸,烛火将他的影子投在蟠龙柱上,恍惚间竟又多了几分帝王的威仪。

寒夜如墨,未央宫的飞檐上垂挂着冰棱,在摇曳的宫灯下泛着冷光。天子刘辩却全然不顾深冬的刺骨寒意,袍角翻飞间匆匆穿过九曲回廊,命内侍敲响景福殿的铜钟。钟声划破死寂,惊起檐下寒鸦,也惊醒了沉睡的长安城。

荀彧是第一个被传唤入宫的。这位素以沉稳着称的尚书令,此刻披着玄色大氅疾步而来,广袖间还沾着未及掸落的雪粒。紧接着,白发苍苍的太师王允拄着雕花象牙杖,由两名侍从搀扶着踏入殿门,浑浊的老眼因急促喘息泛起血丝。当刘备策马狂奔而至时,铠甲上的霜花尚未融化,腰间雌雄双股剑在宫灯下折射出幽冷的光。

刘辩手持密信立于丹墀之上,玄色冕旒随着他的动作轻晃,眸中燃起灼灼光华。他猛地展开素绢,烛火映得字迹鲜红如血,声线因激动而微微发颤:"诸位且看!虽因错估西凉军力,我军暂处下风,连日来卿等殚精竭虑,朕皆看在眼中。然马超已死,只要守住这波攻势,西凉群龙无首,覆灭不过朝夕之事!"

他疾步上前,袍角扫过青玉案几:"而今江东孙策暴毙,更是天助我大汉!那江东小儿曾放言踏平长安为马超复仇,不过月余便命丧黄泉。他一死,江东必然内乱,再无力觊觎关中!"说到此处,刘辩突然放声大笑,笑声震得殿内铜雀烛台嗡嗡作响,"此消彼长之下,西凉贼军必人心惶惶。待朕平定西北,天下诸侯中,唯有袁绍尚敢螳臂当车。但以我大汉天威,覆灭他不过是迟早之事!"

刘辩抬手抚过腰间象征皇权的玉珏,眼中闪烁着狂热的光芒:"中兴汉室,指日可待!待到那时,诸位皆是力挽狂澜的开国元勋,功绩必将永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