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有些微妙,他心思恐怕已经生变。主公一死,咱们势力受损,在他眼中,或许已没了结盟时的价值。再加上朝廷若对他威逼利诱,他极有可能倒戈,放我们通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强行通过,恐怕会遭遇不测 。”
董白听着众人的分析,秀眉微蹙,思索片刻后道:“可一直将孩子留在江东也不是长久之计,等此番报仇之事了结,局势稍稳,务必将他接回,他可是孟起唯一的血脉。”众人纷纷点头,营帐内虽然依旧弥漫着复仇的凝重氛围,但在孩子安置一事上,也算达成了暂时的共识 。
董白终于被说通了,毕竟李儒所言句句在理,而如今又有了马超之子这个希望。她决定大军在此驻扎,等待西凉大军到来。
寒冬腊月,大雪纷飞,天地间一片银白,凛冽的北风如刀子般割着人的脸。甄宓心急如焚,她带着一支商队,马不停蹄地赶路,目的地是汉中。商队的一辆马车里,躺着一位重伤的将领,他气息微弱,生命垂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
为了治好这位将领,甄宓毅然决定踏上这段艰难的旅程。一路上,医者开的草药从未间断煎熬,可将领的病情却毫无起色。他反复发烧,滚烫的额头让敷上去的湿布瞬间变热。伤口也开始溃烂,散发出阵阵腐臭,脓血不断渗出,浸湿了层层纱布。
将领被病痛折磨得不成人形,原本英挺的面容如今憔悴不堪,双眼深陷,面色苍白如纸,干裂的嘴唇因痛苦而微微颤抖,嘴里不时发出痛苦的呻吟。每一次颠簸,都像是在他的伤口上撒盐,让他疼得浑身抽搐。
甄宓看着将领的惨状,心急如焚,不停地催促商队加快速度。可大雪封路,马车行进得极为缓慢,车轮常常陷入厚厚的积雪中,众人只能齐心协力,费力地将马车推出。寒风呼啸,吹透了他们的棉衣,手脚早已冻得失去知觉,但为了能尽快赶到汉中,没人有半句怨言。
终于,历经千难万险,他们踏入了汉中的地界。然而,刚一进入,甄宓便感觉到气氛格外压抑。汉中境内,关卡重重,士兵们手持长枪,眼神警惕,对过往行人盘查得异常严格。甄宓满心忧虑,既担心将领的病情,又对这陌生而紧张的环境感到不安,只能强自镇定,思索着接下来的应对之策 。
甄宓守在车旁,望着车内重伤昏迷的将领,满心忧虑,眼眶中泪光闪烁 。此刻,救将领性命刻不容缓,可汉中境内戒备森严,前往汉中城寻医之路困难重重。
她赶紧把老掌柜叫到身边,声音带着一丝哽咽与焦急,细声叮嘱他去城中打听消息,盼着能找到救将领的办法。老掌柜匆匆离开,凭借多年积累的丰富人脉和精明世故,没多久就摸清了汉中如今紧张局势的缘由。
老掌柜脚步匆匆地赶回来,神色凝重,把甄宓拉到一旁,满脸忧虑地小声说:“姑娘,事情不妙!现在张鲁被天子斥责私通西凉反贼,慌得不行,益州刘璋又在边境陈兵施压。为了保住自己,张鲁切断了和西凉的所有联系,对西凉来的人格外警惕,查得特别严。咱们车上这位将领,一看就知道是西凉那边的人,可千万不能再留着了。要是被发现,咱们都得遭殃,这祸事可就大了!”
甄宓听完,娇躯微微一颤,脸上闪过一丝惊惶,但很快,眼中就涌起决然之色。她看着老掌柜,声音微微发颤却透着无比坚定:“掌柜的,我明白您是为我们着想,可我做不到抛下他。我对他……早已情根深种。当初我深陷困境,是他挺身而出,拼了命救我。如今他性命垂危,我怎能因为害怕惹祸上身,就弃他不顾?我心意已决,无论要付出什么代价,我都一定要救他。”
老掌柜看着甄宓一脸执拗,不禁暗暗叹息,无奈地劝道:“姑娘,你这又是何必呢?这一路本就艰难万分,现在更是危险重重,咱们真没必要冒这么大的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