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冒充伯符 平易近人(2 / 3)

当行至熙熙攘攘的大街之上,小丫鬟面露难色,轻声问道:“公子,咱们这是往哪儿走啊?”张符宝狡黠地眨了眨眼,笑道:“自然是去寻华佗神医,可不能错过他的诊治。”小丫鬟一听,更为难了,嗫嚅着:“啊,还要去呀?老爷都已经三令五申……”话未说完,张符宝便轻轻敲了一下小丫鬟的头,嗔怪道:“若不是为了观摩华佗神医诊治,学习些经验,我何苦这般匆忙出来?”小丫鬟见状,不敢再多言语,只得默默跟在其后。

主仆二人就这样一路来到了益州城外。城主府的侍卫们见此情形,顿时如临大敌,他们不动声色地在前后左右佯装不在意地跟上,实则个个都暗暗戒备,时刻留意着四周的动静。

华佗原本在汉中城内行医救人,因其医术超凡入圣,名声如日中天,引得汉中城外各地的病患纷纷慕名而来。汉中城主张鲁,担心这汹涌而来的人潮会对自己的教义造成冲击,损伤自身威望,便有意将那些贫苦百姓阻隔在城外,仅放一两人进城,这一两病患被救治后除了表示感谢,且言语间透露城外有更多病患亟待医治。华佗心怀医者仁心,并未对这些安排产生丝毫怀疑,毅然从城内迁至城外,为病患们悉心诊治,丝毫不顾生活条件的艰苦。而军队中那些伤筋动骨,身受重伤难以医治的教众,也都纷纷慕名前来城外求医,这正是张鲁最为担忧之事,生怕因此让教众对教义产生质疑,引发不可控的局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

张符宝悠然行至华佗那简约质朴的药庐之外,数位前来复诊的病患瞥见她的身影,皆热忱地拱手行礼。她身着华服,面料上乘,绣纹精美,却无半分盛气凌人的骄矜之态,仿若春日暖阳,和煦而亲切。病患们虽心怀敬畏,不敢肆意趋近,却仍主动开口招呼:“孙公子安好。”此起彼伏的问候声,彰显出众人对她的敬重与喜爱。

缘由乃是张符宝曾听闻中原之地,有一位孙策孙伯符,堪称少年英雄豪杰。其年少之时,便已在乱世之中崭露头角,立下不世之功,且生得仪表堂堂,剑眉星目间英气逼人,气宇轩昂,风姿卓绝。又兼“伯符”与她的“符宝”音韵相谐,念来朗朗上口,仿若天成,故而她便斗胆冒用了孙策之名号。

益州地处偏远,山峦叠嶂,道路崎岖难行,仿若与世隔绝的桃源秘境,消息传播颇为滞缓。且这些病患多为家境贫寒、见识短浅之人,稍有资产与阅历者,城内完备的医馆便可满足其需求,无需在这数九寒天、朔风凛冽之际,于城外苦苦守候,翘首以盼华佗神医的救治。因此,众人对她所冒用之名,未曾有丝毫疑虑,更难以将眼前之人与那名震天下的孙策联系起来。

张符宝笑意盈盈,逐一回应着众人的问候,同时,她那澄澈的眼眸中满含关切,悉心探问熟悉的病患身体可有起色,症状是否减轻。其言辞恳切,态度亲和,平易近人,毫无高高在上的架子。她款步前行,身后排队等候的病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此孙公子瞧着便是出身名门望族,周身贵气萦绕,却毫无骄奢傲慢之态,反倒将我等贫苦百姓视若至亲,挂怀于心,竟还能清晰记得我等往昔所患病症,当真是心地善良,宅心仁厚啊。”一位老者感慨万千,啧啧称赞。“何止于此,孙公子医术亦是精妙绝伦。华佗先生忙于救治重症之际,经他妙手诊治,亦是药到病除,妙手回春。有时见那孤苦无依之人,还会慷慨解囊,赠予银两,助其购药。如此善举,实乃菩萨心肠。”一位青壮汉子附和道,眼中满是钦佩与感激。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赞誉之声不绝于耳,仿若一曲美妙的乐章,在这药庐之外回荡。张符宝走在前方,嘴角微微上扬,那一抹笑意似是春日繁花绽放,娇艳而动人,难掩其内心的欣喜与自豪。

张符宝轻步迈进那华佗所居的药庐,入目之处尽显简陋。正值寒冬腊月,数九寒天的凛冽气息弥漫在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