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病榻商议 宛城未来(2 / 3)

哭了,这世间女子的命运,大多难以由自己掌控,你我亦是如此。我只盼着我走之后,你能在这府中安稳度日。”

邹氏用手帕擦了擦眼泪,哽咽着说:“老爷,您别说这样的话,您吉人自有天相,定会慢慢好起来的。”

张济苦笑着摇了摇头:“你不必安慰我,生死之事,我早已看淡。只是放心不下你和阿绣。阿绣是个重情重义之人,但有时过于莽撞,你日后在旁,还得多加提点。”

邹氏微微点头:“老爷放心,我会尽我所能。只是我一弱女子,能做的实在有限。”

“有你这份心意便好。”张济眼神有些空洞,像是陷入了回忆,“想我一生征战,见过无数生死离别,却在这最后的时光里,眷恋起这庭院中的宁静。若有来生,我愿生于太平盛世,做个平凡之人,或许便能与你有不一样的缘分。”

邹氏听着张济的话,心中五味杂陈,只是一边抽泣不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

张济沉默了一会儿,又道:“待我去后,这府中的一切,都将由阿绣继承,他定会尊重你。若你有任何难处,也可告知他,他不会袖手旁观。”

邹氏轻声应道:“是,老爷。我会遵循您的嘱托。”

正说话间,贾诩便来到后宅求见。邹氏趁势告退。贾诩进来,张济即使虚弱,对于贾诩这等智谋之士依旧保持尊敬,半躺起身体,说道:“文和先生来了。恕张济身体病体缠绕,不能起来相迎。”贾诩说道:“将军说的哪里话?能得将军庇护,在这乱世安身立命,已实属不易,还要感念将军的恩情。”张济说:“罢了,文和先生,我俩不必这般客气。你且说,你此来所为何事?”

贾诩说道:“主公啊,这日后,宛城的未来该当何去何从?说句不好听的话,您这身体如此,日后全指望少主。但是这宛城终非久持之地。少主也是守成有余,恐进取不足。日后这中原乱世定要出个分晓,而我宛城之地中原重镇,必是兵家必争之地,恐也难以久持。”

张济微微皱眉,沉思片刻,说道:“文和先生所言不无道理。阿绣并非是争霸天下之辈,我叔侄二人皆是可为将才,却非雄主。但是依我想来我若故去,阿绣手中握有强兵。若真局势明朗,择一主而侍之,想来可保日后之富贵荣华,至少做一富家翁也足以,想来应该也不是难事。”

贾诩目光深邃,缓缓道:“却不知依主公看来,这日后天下少主该臣服于谁,方能保住这一身之富贵?甚至说更进一步,封侯拜将,荣耀门楣。”

张济委实没有想太过深远,对着贾诩说道:“文和先生,你之才智,我素来敬佩。说实话,您委身于我麾下,也是因为当时局势所迫,实在是屈才了。日后我若故去,阿秀还需您多加照拂。您心中有什么想法,大可与我说之,请您不吝赐教。”

贾诩微微欠身,沉声道:“主公过誉了。以当下局势观之,诸侯纷争,然势力强劲者,袁氏兄弟,家族底蕴深厚,兵多将广,雄踞河北、淮南。此二人皆有争雄天下之资。”

张济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那袁绍,四世三公,门第显赫。阿秀若是投靠他,凭借袁家的势力,或许真能谋得一官半职,荣华富贵也不在话下。只是我听闻这袁绍好谋无断,麾下谋士众多,勾心斗角之事怕也不少。阿绣为人耿直,我怕他到了那里,应付不来那些复杂的人际关系,反被人算计。”

贾诩点头赞同:“主公所言极是。袁绍此人,空有雄图大志,却难以下定决心。其麾下谋士各怀心思,相互倾轧。少主若置身其中,若无足够的权谋之术,恐怕难以立足。但从另一方面看,袁家树大根深,兵强马壮,在其麾下,只要能站稳脚跟,倒也不失为一种选择。只是这站稳脚跟的过程,怕是要历经诸多波折。”

张济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