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不甘心的张格尔并没有放弃。 在浩罕汗国的支持下,他又先后发动了多次叛乱。 人数也从最初的几百人发展为裹挟了十余万之众的乱军。 道光皇帝为了平定这次叛乱也是不遗余力。 然而平叛之路也没有那么顺利。 前后绵延了七八年之久,耗费一千多万两白银的军费才勉强将张格尔叛乱镇压下去。” 乾隆闻言顿时气的脸色铁青。 当年他耗费了三年之久,好容易才把大小和卓给平定了。 结果现在大和卓的孙子又跑出来作妖? 早知道这样就该把他们满门灭尽! 任小天继续说道:“张格尔的叛乱就如同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一样。 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粤地的黎民、湘地的瑶民以及川地的土着先后发动起义。 虽然都很快被镇压下去,但起义已经如燎原之火开始席卷华夏大地。” 道光皇帝面露疲惫之色:“先生,朕自认待他们不薄。 然而这些土着贪得无厌,无论朕怎么安抚他们都无用。” 任小天嗤笑道:“待他们不薄?亏你能说的出口! 如果不是忍不了苛捐杂税,谁愿意冒着被杀头的风险去造反? 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哪个不是被逼到了没有活路? 你说你待他们不薄,那你又可曾亲眼见过他们过着什么样的日子?” 诚然,农民起义中或许存在那么几个阴谋家在背后策动。 但如果不是被逼无奈,谁又愿意放着好日子不过,走到造反的绝路上? 道光顿时哑口无言。 是啊,他知道的情况都是下面的官员反馈上来的。 官字两张嘴,事情是什么样还不是由得他们说? 皇帝久坐庙堂,又哪里能看见真实情况? 可随即道光皇帝又嗫喏道:“朕也想过许多的办法去改善民生了啊。 先生你也不能把问题的源头都扣在朕的身上。” 任小天失笑道:“我什么时候把所有的问题都扣在你身上了? 你说的不错,你也的确想过许多的办法来改变这一切。 但我又要问你了,这些事情你真的坚持下去了吗?” 道光又被这个尖锐的问题给噎住了。 正如任小天说的一样。 他的确想过许多对策来解决大清的困境。 但是每每付诸行动时都会遭到层层的反对和抵抗。 无奈之下他只能放弃,然后再去想另一个办法。 “说到底你这个人还是没有魄力和勇气。 你也不是不知道问题的症结在哪儿。 可你却无法坚持下去,到了后来干脆就视而不见了。” 历史上哪次改革不是伴随着血雨腥风? 如果当权者没有那个定力和勇气的话,那改革也根本无从谈起。 就算当年饱受诟病的宋神宗改革,王安石那些新党也是被宋神宗赋予了很大的权利的。 显然,道光皇帝连宋神宗都比不上。 刚刚遇到困难,他那边就畏缩不前了。 强如雍正,改革时面临的阻力也是非常之大。 但是雍正却能咬牙坚持下来。 但凡道光能有雍正一半的魄力,他的改革也不至于全部流于表面。 任小天又补充了一句:“当然了,以你现在的情况即便是改革成功也不一定就能挽救什么。” 道光一口老血差点喷出来。 合着你说了这么多,到最后也还是无用功? “我这么说吧,如果是放在以前的王朝。 清朝的根虽然已经腐烂了,但是缝缝补补也能凑合不少年。 毕竟庞大的底蕴还在,不至于让一个偌大的帝国快速崩塌。 而你道光也只会成为史书中一个平淡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