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6章 干部共性问题(1 / 2)

汉江的清晨还笼罩在一层薄雾中,宋江已经站在下榻宾馆的窗前,俯瞰这座正在苏醒的省会城市。昨天一整天的密集调研,让他的笔记本上记满了问题和思考。

"部长,早餐已经准备好了。"白天波轻声提醒。

用餐时,宋江对陪同的韩青山说:"韩市长,昨天看了几个点,感触很深。汉江的干部队伍,就像这座城市一样,充满活力,但也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

韩青山放下筷子,认真聆听。

"我观察到几个现象,"宋江继续说,"一些机关干部四十出头就感到晋升无望,开始安于现状;基层干部则苦于上升通道狭窄,工作积极性受影响;而有些中层干部,把太多精力放在经营关系上。"

韩青山点头称是:"部长看得准。我们也在想办法破解这些难题。"

宋江直指要害的说道:"在开发区,一位招商干部告诉我,他手上有三个项目因为协调不畅搁置半年;在街道,一位党工委书记说,他们最优秀的社区干部因为年龄超标无法晋升。这些问题不解决,汉江的发展就会受阻。"

宋江的问题直指核心和要害,让韩青山一时语塞,这些问题他们都知道,但要想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要有破除的决心和勇气。

调研结束后,在前往宁乡的路上,宋江对随行人员说:"汉江的问题具有代表性。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干部队伍建设的症结所在。"

当车队驶入宁乡界内,宋江的目光变得深邃。道路两旁熟悉的景致,让他回忆起在这里奋斗的岁月。

远处,他曾经参与规划的新区已经初具规模;近处,农民的新楼房鳞次栉比。

"部长,快到了。"尹天河的话将宋江从回忆中拉回。

宁乡市委大院门前,以市委书记李红、市长宁可信为首的领导班子整齐列队。车辆停稳,宋江快步下车,与迎上来的李红紧紧握手。

"宋部长,欢迎回家!"李红激动地说。

"李书记,各位老同事,好久不见。"宋江与众人一一握手,当看到几位曾经并肩作战的老同志时,他特意停下脚步,关切地询问他们的近况。

座谈会在市委会议室举行。宋江开门见山:"这次来宁乡,就是想听听大家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的真实想法。特别是基层干部的所思所盼。"

宁可信首先汇报:"宋部长,我举个例子。我们有个副镇长,在乡镇工作了12年,负责的农业项目带动了上千户群众增收。但因为一直在基层,缺少机关工作经历,在选拔时总是差一点。"

"具体差在哪里?"宋江追问。

"一方面是任职经历单一,另一方面是参与重大项目的机会少。"宁可信实话实说,"基层干部往往被日常事务所困,很难展现出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

这时,一位乡镇党委书记举了个生动的例子:"我们镇有个大学生村官,创新'电商+农业'模式,帮助群众把特色农产品卖到全国。但因为编制问题,始终无法进入干部序列。这样的人才流失很可惜。"

政策法规处处长昌旭华插话:"这个问题很有代表性。我们应该研究如何打破身份限制,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干部一处处长王建波补充道:"部长,我们正在研究的《基层干部选拔任用办法》,就是要解决这类问题。建议对特别优秀的基层干部,可以适当放宽学历、年龄限制,更注重实际工作能力。"

座谈中,宋江不时插话询问细节。当了解到某个偏远乡镇的干部已经五年没有培训机会时,他当即指示:"干部教育培训不能遗忘任何一个角落。要建立全覆盖的培训体系。"

下午,宋江临时决定去他曾经工作过的通羊镇调研。这个决定让当地干部既意外又感动。

在通羊镇调研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