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2章 血火安魂曲(3 / 4)

说,时而谈起在倭国求学时的趣事。

她清泉般的声音伴着秋叶的沙沙声,在这个宁静的午后编织成温柔的网,试图将身边这个伤痕累累的男人暂时带离血腥的战场。

"你看那座教学楼,"她忽然指向一栋造型独特的建筑,"据说顶楼的露台可以俯瞰整个耶路撒冷老城。"

她的眼中闪着期待的光,希望这片学术净土能多少抚平他心头的创伤。

二人沿着栽满梧桐的林荫道缓步而行,不知不觉间已抵达此行的目的地——希伯来大学总图书馆。

这座图书馆不仅是校园内规模最大的文献宝库,更收藏着整个以色列最丰富、最完整的学术典籍与历史文献。

远远望去,图书馆入口处七根巨大的石柱巍然耸立,在午后的阳光下投下庄严的阴影。

这些石柱的排列绝非随意为之,它们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每一根都象征着犹太传统中珍贵的“七种智慧”,分别是:托拉的智慧、先知的智慧、圣者的智慧、神迹的智慧、隐秘的智慧、真理的智慧与创造的智慧。

这个精妙的设计将古老的信仰与对知识的渴求完美融合,让整座建筑超越了普通藏书楼的功能,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智慧圣殿”。

这些信息本是赵天宇行前在网络上查阅所得,当时看着冰冷的文字和平面图片,并未产生太多感触。

直到此刻亲身站在这些历经风雨的巨石面前,他才真切体会到建筑背后蕴含的精神力量。

那扑面而来的庄严与厚重,让他在踏入大门前就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

整座建筑与耶路撒冷古城的风貌浑然一体,外墙全部采用当地特有的乳白色“耶路撒冷石”。

这种石材在晨曦中会泛出淡淡的金色,正午时分则呈现出温暖的象牙白,待到夕阳西下时,又会染上一层柔和的蜜色光泽。

随着光线的流转,图书馆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在古老与现代之间自由呼吸。

石墙上深深浅浅的纹路记录着岁月的痕迹,让整座建筑既保持着学术圣地的肃穆,又散发着令人安心的人文温度。

这座矗立在校园中心的图书馆,建筑外观采用了简洁利落的现代主义风格,几何线条干净有力,整体造型庄重大气。然而通过耶路路冷石的巧妙运用和七柱象征的精心设计,建筑师成功赋予了这座现代建筑一种超越时空的永恒感,让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敬畏。

"这座图书馆真是太美了,"佐藤美莎站在馆前广场上,情不自禁地赞叹道,"站在这儿,连我都忍不住想要重新拾起书本了。天宇君,我们快进去看看吧。"

她的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显然被这座知识圣殿深深吸引。

赵天宇微微颔首,目光深邃地凝视着图书馆的大门:"希望这里,真能给我们一些线索。"

他的话语中带着若有若无的期待,随即自然地牵起佐藤美莎的手,两人并肩踏上石阶,步入这座智慧殿堂。

甫一进入图书馆内部,赵天宇不由得驻足。

眼前是一个挑高近二十米的宏伟中庭,阳光透过巨大的拱形玻璃窗倾泻而下,在光滑的大理石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整个空间既庄严肃穆,又因充沛的自然光而显得温暖明亮,营造出一种既能让人静心沉思,又不会感到压抑的独特氛围。

环顾四周,中庭周围整齐地分布着咨询台、电子检索区和开放式学习空间。

各层楼的书库和阅览室以中庭为中心呈环形布局,深色的木质书架与浅色的石墙相得益彰,蜿蜒而上的旋转楼梯宛如知识的天梯,引领着求知者通往智慧的更高处。

按照图书馆的导览图示,赵天宇和佐藤美莎沿着楼梯缓步登上三楼。

在这个安静得只能听见书页翻动声的楼层,他们终于找到了此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