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啥。要不,我也把方太傅家的大儿子纳做皇贵君,我就能拉拢十八大儒家族。还有听说忠国公家的三公子长得实在俊俏,也可以封个德夫,顺便得了忠国公为首的三大氏族的支持,啊还有……” 接下来她说不下去了,因为谢危堵住了她的嘴。 谢危松开了一下,气恼地说了句:“你故意这么说是要气死我吗?!” “我没……”银月还没分辩,又被谢危吻住了。 她真没啊。她看谢危这么大方,展望一下未来的女帝后宫好不好? 按祖制,驸马不得参政。但是,谢危是朝廷不可多得的人才,新拜的左相,虽然不少老臣反对,但是,在燕侯以及另外一些权臣的大力拥护下,谢危依旧任原职。 沈琅其实也离不开他的辅佐。 同年冬日十一月初八,户部尚书家的二姑娘姜雪宁嫁给了新任吏部尚书张遮。 姜家的大小姐姜雪慧在一年前已经嫁给临淄王沈玠为侧妃,如今都快要临盆。 乐阳长公主倒是没有合适的成婚对象,尽管皇帝给她物色了许多门京城的亲事,但她都拒绝了。 又半年后,大长公主在一场皇宫的刺杀中,救了皇帝,并铲除了平南王的残部而获得了上朝参政的资格。 一年后,沈琅采用了不少大长公主与谢相的改革措施,而令大乾五谷丰登、国力大增,大长公主夫妇的威望一再高升。 又半年,东海窝寇突袭海边大城临洲,恰逢天安公主和谢相在那里游玩,扫了他们夫妇的兴。 于是,公主带着自家的卫队连同临洲守军,将这一伙侵袭东海多年的他国窝寇一举歼灭,还打到了窝寇的本国,让那个一直纵容窝寇的弹丸之国吓得主动求和。 至此,大长公主夫妇的声望空前高涨。 就在皇党与支持临淄王的势力察觉到不妙之时,皇帝……驾崩了! 皇帝在众妃嫔与太医众目睽睽之下安然离世,做不得一点假,并且留下了两道圣旨,一道在谢危手中,一道由大太监颁布,传位于——天安长公主! 众朝臣们惊心动魄之余,又有种理所当然的无奈。 临淄王早就在三年前自愿去了封地,成了个名副其实的闲散王爷,过上了一妻一妾儿子女儿热炕头的小日子。 而任谁见过大长公主那手持长剑,立在城门与舰船之上指挥千军的姿态,丝毫不输任何一个铁血男儿。更别说她参政时,在朝堂上提出的各种真知灼见,为大乾解决了无数的难题。 众臣才意识到,神息郡那般富庶与安泰,并非天时地利,更多的是人为。 天安长公主登基为大乾女帝,改年号永泰。在位五十六年间,大乾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霸主,万国来朝。 她这一生政绩无数,最为显着的,便是开疆拓土,大乾的疆域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版图,名将辈出,其中最有名的,便是忠勇侯燕临。 其二,在名相谢危的主导下,工业与商贸,发明创造皆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而女皇陛下的另一面,比如说情史,也是民间野史最为津津乐道的。毕竟,女皇陛下年轻时,曾是大乾第一美人。 她虽然一生只有谢相一位明媒正娶的皇夫,也为谢相生了三个孩子,但是,唯一的小公主既不像谢相,也不太像女皇,倒是和另一位权臣极为相像。 不过……外甥像舅,那外甥女像表叔,也没什么不妥吧。 永泰四年,谢危在批奏折。 他放下毛笔,按了按眉心,身后识相的小太监便上来给他按太阳穴。 “父君!”奶声奶气的一声嚷,一个团子奔进来,身后跟着几个奶嬷嬷。 谢危慈爱地抱起儿子:“阿霖怎么了?” 奶团子哭丧着脸:“母皇去北边巡军,什么时候回来啊!阿霖都一个月没见她了!” 谢危的头更痛了。 自从去年
第610章 宁安入梦65(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