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功劳?那肯定是有功劳,只是最大的功劳轮不到实际办事的人。
楼乞已经立下大功,作为父亲的楼令很愿意再助力一把。
兄弟功上加功,总不至于楼书没有丝毫收获吧?
立下那样的功劳,晋君周不可能没有赏赐,并且不可以过于吝啬。
这样一来,楼书或楼乞就有很大的机会从晋君周那里获得土地的赏赐,楼令的开枝散叶就不用从楼氏分割了。
话说,楼令不是排斥分家的吗?只能说是,此一时彼一时了。
有了楼武的例子,楼令不能厚此薄非。
尤其是楼乞已经立下了先登、战将、破阵的功劳,总该让楼令帮一把。
如果楼令在楼乞明明可以获得封地的前提下,进行压制或破坏,超大概率会让他晚年不祥。
郤至对楼令进行了借鉴,选择的人也是自家的庶子。
一众小辈带上人手返回大河南岸,目标明确地往“洛阳”赶路。
他们进入“洛邑”城内,没有急哄哄立刻办事,安顿好了再去了解有多少周王室的公卿在城内,分配好了各自的拜访人选,分别送去拜帖,等着收到拜帖的公卿做出反应了。
四个小辈没有想到的事情是,周王室的公卿比他们还着急,特别是毛公共和刘公季子连夜过来相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
他们不是派来子侄或家臣试探,只是猜测楼令和郤至的子嗣拜访是为了什么,本尊直接过来了。
以他们出现的时间,极可能是回到家得知消息,火急火燎地做出反应。
对刘公季子和毛公共来讲是完全没办法的事情,他们的商业版图比较大,自从“洛邑”被晋军所控制之后,各种大型生意直接就断了。
商业版图大,意味着要养活更多的人,用来与生意伙伴维持交情的花费不会低。
生意做得那么大的刘公季子和毛公共,他们对周王室面临着何等困局有更深的了解,认为无非就是伸头或缩头都是一刀的事。
那个“一刀”指得是他们的大王失去天子之位与王位,真要死人也是死一些小虾米,晋国君臣万不能宰了周天子以及王室的一众公卿。
继续拖下去要破产,进而全家完蛋,面对早就形成被取代的定局,两位公卿有其它的奢望。
既然无反抗,是不是可以尝试加入?
要是能够加入进去,说不定保住既有利益的同时,能够获得额外的好处。
有了那种想法的刘公季子和毛公共是不是有点不当人了?可是周王室的公卿不当人也不一天两天的事,否则周王室真不至于落到如今的田地。
等刘公季子和毛公共知晓四个小辈的来意,他们的商贾秉性爆发,谈买卖似得讨价还价起来。
说实话,带着目标而来的四个小辈,他们真没想到会有周王室公卿赶着门要出卖周天子,委实是被震惊了一把。
他们当然会鄙视刘公季子和毛公共的卖主行为,并且因为年纪轻以及经验不足无法掩饰,随后又被刘公季子和毛公共遭到鄙视没有反应给恶心到了。
两波人的双向奔赴,很快就达成了口头约定。
四个小辈并没有因为刘公季子和毛公共的配合,放弃接触其他的周王室公卿,结果就是一次又一次被周王室公卿的毫无忠诚可言震碎三观。
跑过来执行任务的四人,首次见到什么叫一脚就可以踹塌的破房子。
由于他们联络和接触的人太多,所要达到的目标成了公开的秘密,倒是让一些本来想守住节操的周王室公卿动摇,加入到了出卖君主的队伍之中。
阻止不了,无法阻止,不合群容易被推出去献祭,是吧?
没有进行互相串联,合起来一块逼宫,其实已经是周王室公卿保留的最后节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