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6章 宫城攻防战(1 / 5)

作为楚国都城的“郢”有多少人口呢?城内大约有个两万的常驻人口,加上周边的村庄超过五万人口。

楚国庙堂的几次征召,将都城周边的兵力几乎抽干。这是因为都城周边最容易调集兵力,他们又认为没有外敌会杀到都城,优先征召了都城附近的可用兵源。

认为敌军不可能打到“郢”绝不是楚国君臣自大,自从楚国崛起之后,真的没有敌军打到“郢”的城下,连靠近百里范围内都没有发生过。

作为都城的“郢”还是在腹地,无论从哪一个方向过来都不容易,能够说是楚国君臣自大吗?

当然了,常理就是用来被打破,世界上没有什么不可能,可是并未发生之前,那种自信很难被打破。

待在“郢”的楚国君臣并不是没有做过挽救,他们得知有一支晋军靠近漳水,不是再次集结军队前往拦截了吗?

那几次征召之后,直接让楚国都城周边的人口下降了七千以上,留在当地的基本就是老弱病残了。

怎么才征召七千的将士,四万人就几乎全是老弱病残了呢?当前不以“户”来登记造册,贵族的家庭人口不少,再小的贵族家庭也有几十号人;到了“士”和“徒”的阶层家庭,有出征使命的人除了领衔的家主之外,其实“士”需要带上十名左右的随行士兵,被带上的便是“徒”了,而“徒”的家庭构造通常有十来人组成。

等于说,接到出征任务的家主一走,基本也差不多带走了家庭里面的青壮,自然剩下的人就是老弱或生病无法出征的病患了。

要是楚国君臣可以联系地方,当然可以再次征召出新的部队,只是里面的健妇数量一定会占多数。

对于楚国来说,非常糟糕的事情是什么?他们被困在宫城,很难与外界联系了。

这里要说的情况是,由于楚国早先将都城周边的兵源抽干,一旦“郢”被敌军攻陷的话,短时间之内不会有楚军尝试反扑。

那个“短时间之内”可能是一个月或更久,完全看外界的楚国贵族决心多强和反应多快。

其实,短时间内有楚军前来救援“郢”对晋军会是一件好事,代表来得楚军数量不会太多;相反,一旦外界的楚国贵族沉得住气,等集结了足够的兵力再到“郢”这边来,对晋军的威胁才会更大。

在晋军攻进“郢”的城内以及包围宫城之后,滞留在后面的晋军在七天内陆陆续续抵达。

当然,一定会有晋军折损在赶路上,可以是突然病倒,也能够是各种原因造成的失踪。

因为是战争状态,除非是事情足够大,要不然高层很难将事情放在小事上。

比如说,失踪的晋军是被楚人抓住,被抓的晋军当然是天塌了,时刻都在渴望获得救援,可是他的失踪对军队来说却是暂时管不着的小事。

别说是普通的“士”或“徒”了,在当时的情况下,即便是普通的“大夫”失踪也溅不出什么水花。得是身份足够高贵或特殊的人失踪,才会得到军队高层的重视。

随同抵达的还有放在后面的辎重,加上晋军在“郢”城内的缴获,短期内根本没有缺少粮秣的危机,并且还缴获了“郢”的武库。

“我们可以坚持至少四个月。有四个月的时间,中军将该率军抵达了。”郤至对楼令一直有着绝对的信心。

智罃先点头再说道:“武也该率军抵达了。”

真要是没有后续保障,哪怕是有攻克楚国都城的诱惑,他们多疯才会展开这种有来无回的军事行动啊?

必须了解到当前的实际情况:晋国正处在如日中天的强盛阶段,取代周王室必然会成为一个事实,卿大夫都有望获得分封,成为一个国家的开国之君。

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卿大夫会自行找死的吧?

他们也不用怕楼令把自己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