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起案件就像一个复杂的拼图,每一个证据都是关键的碎片,只有将它们完整地拼合起来,才能还原出真相。而刑侦工作,就是在无数个这样的深夜里,抽丝剥茧,追寻正义。
而在这个拼图过程当中,张辉可以说是比较郁闷的,接下来的一整天时间他都在对比失踪人员的信息。
刑侦支队的失踪人口信息比对室里,白炽灯发出刺目的光,空调外机持续轰鸣,却驱不散室内压抑沉闷的氛围。张辉揉了揉酸涩的眼睛,面前的电脑屏幕上,失踪人员的信息还在不断刷新,密密麻麻的文字和照片看得人头晕目眩。
“第827份档案,还是没有匹配的。”队员小林重重地叹了口气,将手中的笔扔在桌上,“从早上到现在,眼睛都快看瞎了,脖子也僵得动不了,怎么就一点线索都没有?”他伸手捏了捏自己的肩膀,眉头紧紧皱起。
技术员老周转动着僵硬的脖颈,看着屏幕上不断滚动的数据说:“这些失踪人员信息库里的照片,很多都是几年前的,样貌变化大,加上死者面部高度腐烂,比对难度实在太高了。”他敲了敲键盘,又调出一份新的档案,“而且很多失踪人员的身体特征记录不全,像烧伤疤痕、特殊疾病这些关键信息,根本找不到。”
新入职的小陈盯着屏幕,眼神里满是疲惫和挫败:“我本来以为能从慢性病这块找到突破口,结果筛查了所有有缺铁性贫血记录的失踪人员,没有一个符合其他特征。”他扒拉了一口早就凉透的泡面,却食不知味,“这简直就是大海捞针。”
张辉强撑着精神,喝了口已经冷掉的咖啡,苦涩的味道在嘴里蔓延:“大家再坚持一下,我们把搜索范围扩大到周边省市的失踪人口库试试。”他的声音里也带着掩饰不住的疲惫,但语气依然坚定,“凶手抛尸选在秋收的玉米地,说不定死者不是本地人,只是偶然来到这里。”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房间里只剩下鼠标点击声和键盘敲击声。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又一个夜晚来临。队员们的状态越来越差,小林靠在椅子上打盹,头一点一点的;老周揉着太阳穴,眼睛里布满血丝;小陈盯着屏幕发楞,思绪不知道飘到了哪里。
“这个有点像!”小陈突然喊了一声,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过去。他兴奋地指着屏幕,“你们看,这个失踪人员的年龄、身高都和死者相符,而且他也是外来务工人员,在本地没有亲友,符合我们推测的死者身份特征。”
张辉立刻凑上前,仔细查看档案信息,眼神里燃起一丝希望:“确实有几分相似,联系当地警方,获取更详细的资料,尤其是他有没有陈旧性烧伤疤痕。”
然而,希望很快就破灭了。当收到当地警方发来的补充资料时,大家的心又沉了下去。照片里,那人左腰部光洁如新,根本没有烧伤疤痕的痕迹。
“为什么总是差那么一点!”小林愤怒地捶了下桌子,“这一整天,我们反复筛查、比对,眼睛疼、脑袋疼,结果全是无用功!”他的声音里带着绝望和不甘,“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才能找到死者身份?”
张辉看着情绪低落的队员们,深吸一口气说:“我知道大家都很累、很烦躁,但刑侦工作就是这样,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挫折。每排除一个错误选项,就离真相更近一步。”他的目光坚定地扫过众人,“我们再重新梳理一遍思路,换个角度,从失踪人员的社会关系、失踪前的活动轨迹入手,说不定能有新发现。今晚加把劲,我去给大家买宵夜,吃饱了才有力气继续战斗!”
在张辉的鼓励下,队员们又重新振作起来,强打起精神,继续投入到这场枯燥而又艰难的信息比对工作中,房间里再次响起忙碌的声音。
张辉在这边在调查对比失踪人员信息库的时候,王帅他们那边已经按照陆川的工作。要求调查,近年来有面皮肤烧伤,然后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