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又不好,这怎么能火?”
落魄侦探作家,觉得对方说的很对。
他去某个著名论坛,提问“如何写好一个侦探”。
一个答主告诉他:“真想要写好,必须要身临其境,必须要去采风,要亲身看到那些些故事,亲身看到那些现象。”
“有些大作家就喜欢四处旅游,为的就是看到真实情景,然后转化到笔墨之下。”
“写自己熟悉的地方,写的地点就非常有代入感。”
“但是最好的办法,就是亲自看到过凶案。”
以前落魄作家是没有办法这样做的。
简单来说,不是没胆子,而是没钱。
但现在,他有了这个案件笔记,并且知道了它该如何使用。
“既然如此,那自己就可以在这个笔记上,写出一个案件。”
“同时将自己插入其中,如此一来,自己等于实际参与,就像华生一样,参与调查。”
“那样的话,自己从头到尾走下来,写作之时,自然而然,就能写出最真实的案件了。”
他仔细想了想,觉得自己想法很好。
于是他开始设计起来。
当然他也没有脑力,凭空设计。
于是他开始缝合……
哪个作家不是缝合怪?
他这样自我安慰着。
他将地点设计在一个中立岛屿。
那个岛屿不归属于任何势力。
也就是说是一个无人管辖的小岛。
这样就很好,有了侦探充分发挥的余地。
而且这一天将会爆发暴风雨,难以离开。
于是岛上,就形成了经典的“暴风雪山庄”模式。
暴风雪山庄,好就好在,读者能够将关注力聚焦在案件本身,不用思考凶手是个流窜犯。
也不用考虑外来因素,同时也能大大减少写作难度。
开放的案件,就是现实案件,凶手杀人就要跑路,时间都用在追捕凶手上了。
案件本身就很无聊了。
落魄作家写道:
“岛上有着藏宝。”
“藏宝是一批海盗的黄金,这将成为杀人动机。”
“有一个富豪探险家雇佣六个人去该岛上探险。”
“他在岛上四处搜寻,为了方便,就在岛上建造了一个简单的庄园。”
“有着一座大屋子,两边是六个小木屋。”
“同时富豪是个蜡像爱好者,他在岛上建造了属于他们团队的蜡像……”
落魄作家,大体将那个故事缝合清楚了。
他自己看了一遍,觉得故事很差。
主要是没有那个氛围感,没有那个味道。
细节不够,恐惧程度不够。
落魄作家写好之后,脑中念叨:
“生成。”
很快,札记上闪过一道白光。
次日一早。
穆痕,也就是落魄作家,他就接到一个短信通知。
“你好,穆痕先生。”
“您发表在我们网站上的某某中了一个大奖。”
“您将得到一次孤岛旅游机会,旅游是7天时间,包括来回路费,中间食宿。”
“您可以尽情在岛上玩耍。”
穆痕看到这里,微微一笑。
事件果然成真了。
他感到一阵兴奋。
他马上就要成为火爆作家了!
此时此刻。
路成正看向穆痕,不由摇头。
他很佩服这个穆痕,对方胆子还真大。
要知道对方写的可是凶杀案件!
而凶案之中,侦探和相关路人,都是很容易被杀掉的。
现实和可不一样。
里面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