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了眼,说道:“这就是不够嘛!”
“嘿!”
就当这身为东厂厂督的黄俨准备说什么的时候,一旁坐在那长椅之上的朱棣和朱高炽也走了过来。
朱棣先是瞅了一眼那黄俨,责怪其办事不力,这么点小事都办不好。
然后便看向了那面摊老板,说道:“店家,你这三碗面钱要多少银子?”
听到面前这位说话和柔,那面摊老板的火气也下来了,然后将一旁标明价格的牌子拿了过来,说道:“一碗面五毛,童叟无欺。”
瞧见那老板拿过来的牌子,还有他刚刚说出的话,朱棣和身边的朱高炽都愣住了。
“五毛?这五毛是多少银子啊?”
见自己面前的这两位既然连这都不知道,那面摊的老板这才醒过焖来。
对着这三位说道:“三位客官,你们应该是刚刚进城的人吧?”
听到这话的朱棣、朱高炽和黄俨,顿时愣了一下,但并没有扯谎,而是坦然的承认了。
见此,那面摊老板终于是明白了什么,然后说道:“几位可能有所不知,如今这城里头花的钱已经不是银子了。”
“不是银子了?”
这面摊老板刚说了这么一句话,老头子朱棣便已经忍不住的反问起来。
那面摊老板也是实诚,当即便点了点头,然后笑着说道:“对,从前这城里头使的银子啊,铜板啊,现在已经不再用了。”
“虽然还有些人在用铜板和银子来花,但这价格已经是对不上了。”
“按照衙门和钱庄给的兑率,如今的铜板和朝廷发的宣德钱币是一兑五的汇率。如今五个铜板才能换一毛的宣德钱币。”
听着这名面摊老板的话,朱棣和一旁的黄俨这才反应过来。
怪不得这店家说这十几枚铜板的钱不对呢。
这要是按照这么个兑换的方式来看的话,这十几枚铜板也就是以往两三个铜板的价钱。
这么看肯定是不够的。
若只是一个寻常百姓,在听到这名面摊老板的话后,自然也就明白了。
要么给更多的铜板,要么就直接付宣德钱币。
可是,朱棣显然并不是寻常的百姓。
他所想的,肯定是比这名面摊老板想的更多。
比如在那钱庄和衙门的所谓兑率。
一比五。
以前的五枚铜板,如今只能当作一枚铜板来花,这百姓能够愿意吗?
这不是平白的将自家的财富和缩水了吗?
别说是百姓不可能愿意了,这要是这么搞,天下人不造反都是好的了。
想到这里,朱棣不由的便看向了这名面摊的老板,问道:“店家,我们确实是刚刚进城来,并不清楚这几那是,这差出来的银钱,我给你补上。不过,店家,有一事我还是不明白。”
“要是这么搞下去,岂不是说我们手里的这些银钱都平白的少了五倍吗?”
“朝廷这么做,就没人反对吗?”
听着朱棣问的问题,那名店家却只是一笑,说道:“客官你有所不知,朝廷有明文规定,凡是本朝铜币和金银,除了可以直接到钱庄或者衙门兑换外,朝廷之前还给了所有人一个政令,在三个月内将银钱兑换成宣德钱币的,都可以按照原本的价值兑换。”
“如今之所以兑率成了一比五,是因为距离朝廷要求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好几个月了。”
“不过客官你也不要担心,不管是你家中的那些铜板还是银子,只要是老的,不是新铸的,都可以直接到衙门出示当地官府的户籍,以及衙门的证明,也一样可以按照1:1的兑率来兑换。”
“但必须是偏远村庄的百姓才行,要是城里的,就不行了。”
听着这名面摊老板的话,朱棣虽然对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