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神迹!这踏马绝对是神迹!(6 / 9)

界西面的道路。

而再往东走便是一整片的大平原。

如果能够在这两处山丘之上建造一所瞭望塔,借着这处山丘本身的高度,便可以为城池提供一个绝佳的视野,并且提升许多城池的预警能力。

原本他还想借着这里的地形在上面修一些炮台。

可想了想又觉得不妥。

如果在这两处山丘之上修了许多的炮台,固然可以提升这两处山丘与城池防守的结合。

可关键是一旦敌人将这两处山丘给打下来后,这些炮台可不就成了他们为敌人准备的攻城钥匙了嘛。

想了想,以如今古代的作战方式,修建炮台还是弊大于利。

可若是放在后世,自然是利大于弊的。

在考虑城防问题的同时,朱瞻基望着这城池东面的一大片平原,也为这城池将来的发展找好了出路。

就当朱瞻基一个人站在这山丘之上,环顾着四周,想着乱七八糟事情的同时,另外一边与那老五朱瞻墡一同去观看了城池建造过程的老爷子朱棣一行人。

此刻也重新返回到了这山丘之上。

一边走着,还一边感叹着那混凝土技术的厉害。

而在观看完这一切后,老爷子朱棣也提出了要重新返回大营。

“既然此处城池的修建已进入了尾声,那我们的大营就不应该再驻守在原地,还是及早的迁驻在城池内为好。”

“一来可以让大军帮助这里的人尽快完成最后的建造,二来也可以保证此处的安全,万一被那草原各部的斥候所发现,那可就为他人做嫁衣了。”

对于老爷子的这些话,在场的众人自然没人会去反对,尤其是那些将军们,有城池住,他们又怎么会喜欢住在那大营之中。

虽然此时的城内还什么建筑都没有修筑,但即便是一个空壳子,也要比外面强多了。

草原上夜里的风有多大,只有来过这里,住上一晚的人才能明白。

这夜里和白天的温差也只有住过的人才能体会到。

而如果住在这城池当中就不一样了,最起码能够为他们挡住不少的风。

城内的温度与城外荒郊野外的温度自然也是极为不同的。

最关键的还是安全,哪怕敌军已经打到了城下,他慢悠悠的起床过来也并不着急。

可住在那荒郊野外,哪怕四周有几十万的大军驻扎,也难保不会被敌人夜中偷袭。

在战斗中死去也就罢了,万一被人一刀砍死在床上,那才叫憋屈,所以这些将军们在随军出征的时候,即便是到了晚上也十分的谨慎,睡不了几个安生觉。

见在场众人一致同意这个想法后,老爷子朱棣立马便与众人一同骑上马,重新朝着明军大营返回。

但明军大营毕竟是四五十万人的大军,这迁驻之事也不是小事。

为了以防万一,还是率先派出了10万大军,先行一步驻扎在那城池的四周,其后的大军则慢慢的分批迁驻。

可因为此次前往城池时,除了老爷子朱棣、朱瞻基等人外,还有随行的2000名骑兵。有关于城池的消息,自然而然的便在短时间内传遍了整个明军大营。

并且这个消息越传越离谱。

甚至演变到最后,还有的说是他这位太孙殿下直接凭空变出了一座北京城。

加上之前流传出去的那些谣言,比如他在大婚之时从天而降的事情。

一时之间他作为太孙殿下,还真在这些人的口中带了些神话色彩。

说他是什么天上的应龙降世。

对于这些谣言,朱瞻基自然不会去理会的。

虽然他自己肯定不会当真,但这些对他有利的传闻谣言,指不定还能在某些方面帮助他呢。

毕竟这可是在古代。

身为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