剌的那点本钱来送死!”
随着朱棣的话说完。
一旁那虚心聆听的于谦,立马便明白了一切。
本以为他所看到的那些影响战场的因素已经是所有的一切了。
却不曾想,在这背后,竟然还隐藏着如此多的暗中较量。
不由的,于谦心中也是一阵的惶恐。
若是将自己放在这种人物的对立面,自己又能看得清多少。
只怕他手底下的那些军队,还没有搞清楚怎么回事儿呢,就已经全部被消灭了吧。
此时的于谦,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以及和这种人物之间巨大的差距。
以往他脑袋里那点让他狂傲的东西,如今却显得微不足道。
那一丝傲气,也在这一刻彻底被自己面前这位皇帝给消磨的一干二净。
就这,还狂个屁。
自己带人上了战场,连对方的心思都看不清楚,这仗还打个什么劲?
真当他能看清楚一切的时候,这场战争也就到了收尾的时刻了。
瞧着自己面前那一脸震惊的于谦。
朱棣顿时一笑。
这于谦,悟性还算不错,也有些才能。
是个可造之才。
可是,当他将自己面前这个于谦与自己那大孙子朱瞻基去比较时,却又长长叹了口气。
这些话,他本来是应该教育自己那大孙子朱瞻基的。
不过仔细想想,也就坦然了。
这于谦本来就是他们的爷孙两个都看中的人,细心教导一番,倒也无所谓。
至于自家那个大孙子,虽然这小子的离开让他失去了在战场之上亲自教导他的机会。
可仔细想想,加上往日与自己那大孙子之间的事情,那小子要是没走,此刻指不定谁教育谁呢。
。
此时的朱棣显然回想起了,当初在朝廷时那小子所提出的缩小军队建制来对付草原各部族的办法。
这样的办法,可是在战场上打了几十年仗的他,都没有想到的。
并且根据这几十年打仗的经验,他可以确保那小子对付草原各部族的战法,绝对有效!
这么多年北征塞北,之所以收获不多,不是因为打不赢。
而是因为他所习惯的大兵团作战,就必然会出现这样的弊端。
若是这个战法能够被他朱棣早十年所知晓。
哪还有如今这些事儿?
这草原上各部族的土地,只怕早被他一点点的蚕食完了。
自家那小子,可不仅仅只是一个悟性不错就能概括的。
在政务上的天赋,能让处置朝廷几十年的太子也不得不佩服。
在这军事上,一句话便解决了他大明朝军队几十年无法解决的弊端。
真要将这两个小子放在一起,这天赋压根就不是一个档次的,根本没有可比性。
伴随着明朝中军的不断推进。
事实也正如朱棣所预料的,一点不差。
直到天黑,明军的推进速度虽然没有达到百里,但也达到了七八十里的程度。
朱棣对此自然也没有什么话说的,毕竟他之前所说的百里,也只是一个象征性的要求。
毕竟一日百里,这已经不是什么努力不努力可以达到的了。
这是在挑战极限了。
而在这一路之上,他们都没有受到任何敌军的骚扰。
大军两侧的骑兵也都一路顺风顺水。
最多也就遇到了一些草原部族派出来查探情报的斥候。
而当这个消息被传回到鞑靼部的主营时。
那统筹全局的马哈木顿时皱起了眉头。
一日行进了七八十里!
这可是他们预计的两日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