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在他耳边小声说道:“皇上,扬州府那边传来消息了。”
听到赵全的话,起初朱棣并没有在意。
还仔细的想了想扬州有什么事情。
可想到自己那大孙子时,顿时回过神来,说道:“叫进来吧。”
“是!”
随着一名小太监走进了内殿,朱棣倚靠着龙榻问道:“什么消息,说吧。”
来人躬身道:“回皇上的话,扬州府那边传来消息,到昨日天黑止,扬州府度田令耕地登记报备的数目已经达到了七百九十七万亩。”
听到这话的朱棣并没有任何的反应,而是问道:“多少天了?”
“回皇上,五天了。”
“五天?”朱棣眉头一紧,又问:“说吧,这次那小子又杀了多少人,抄了多少家?”
尽管对于新政推行需要以强权镇压,朱棣并不反对。
可这抄家和砍脑袋的事情不能一直做。
也不是长久的办法。
可那小太监在听到朱棣这番询问后,却是犹犹豫豫的说道:“皇上,此次,此次扬州府并无抄家和杀头的消息.....”
“没有?”
这话大大的出乎朱棣所料。
“有折子吗?拿来朕瞧瞧。”
对于小太监这话,朱棣有些不相信。
随着那折子递上去后,朱棣仔细的查阅了一遍,见真的没有任何关于抄家和砍头的事情时,这次皱着眉头缓缓抬起了头。
正当朱棣疑惑朱瞻基是怎么做到时,一旁从始至终都没有说话的赵全,却突然来到了朱棣的身边,小声说道:“皇上,前两日东厂那边似乎还传来有折子,陛下似乎因为政事繁忙忘了看了。”
“有这回事?”
回想了一下,朱棣还真想起来了。
随即便起身来到了那书桌之上,按照记忆找了起来。
不过这事显然赵全更加的清楚,随即便在一堆折子压着的地方找到了那封情报。
递给朱棣后,朱棣便仔细的查看了起来。
这份情报中详细的记录了有关于长孙朱瞻基在前往扬州府后所发生的一切,包括那扬州府的官员们到码头迎接,说了什么,又做了什么。
其中还详细的将那扬州府知府张本的信息罗列了出来,以便于朱棣查阅。
在看完这份折子后,朱棣终于是搞明白了。
也顿时笑了起来。
“这小子.....倒是瞧的明白。”
在搞清楚扬州府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后,朱棣很快便找出了这次扬州府度田令进展神速的原因所在。
那张本,他是记得的。
只是这么多年来,基本将他忘在脑后了。
也是在刚刚的折子里看到点关于他的信息,才想起来。
那张本在扬州府做了仅二十年的知府,从靖难时便是,一直到如今,他要是还做成这么点事情,那才有问题。
不过,除了那张本的原因外,朱棣也清楚,如今整个南直隶新政推行的势头日益浩大。
这一点从南直隶各地报上来的一些折子就可以看出,那些就算老二、大孙子以及那杨士奇不在的州府,也都自发的开始了报备,尽管速度不可能与那些有人督办的比。
除此外,那西北部的老二虽然是在胡闹,可这胡闹却偏偏歪打正着,还真把那些平日里喜欢耍无赖的人给吓到了。
如此种种,才让扬州府的度田令进展神速。
如今江南地区江北二府之一的扬州府都已经拿下,基本上就代表了此次新政推行的势头已不可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