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初露锋芒(2)(2 / 3)

尔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复,只能尴尬地用手扫去木板拼成的桌子上的灰尘。过了片刻,同在指挥所的费德森上尉终于叹了口气:“没事,中校,您能承认自己啥也不会,就已经远超过利摩日其他所有混子了。问题是,现在怎么办呢?”

德内尔小心翼翼地抬起头,发现所有人都在看着自己。

“我想,我们至少还能指望阿让。”费德森认真地说道,“他可能真的是一个军事天才。”

“但愿如此。”曼恩叹了口气,“戴泽南中尉,你有信心吗?”

“只要共和国需要。”

德内尔是这么回答的。

象征性请示了曼恩中校后,德内尔又给51师师部打了电话,他和参谋长“科西嘉仁”奥古斯丁·萨利切蒂中校商定了两件事。

一是后勤补给路线,德内尔告诉奥古斯丁,由于凡尔登丘陵密布的地形,德军重炮实际上有很多射击死角,补给队可以在夜间悄悄通过,不会被德军发现,也就不会招来野战炮、迫击炮甚至重机枪的针对性打击。

而为了避免迷路,他建议后勤分段运输,在德军重炮射击死角构筑一些临时储存点,这样可以让每支补给队只跑一小段,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迷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

奥古斯丁中校十分认可德内尔的观点,这些天他收到了太多补给队在德军狂轰滥炸中迷路,最后误入德军榴弹炮射界死伤殆尽的报告。

“你知道哪条路相对安全吗?”参谋长问道。

德内尔又叫来了丹顿军士,两人对着地图向参谋长解释了大概十五分钟,算是勉强梳理出了两条暂时还安全的道路,两条路的起点都是“圣路”,到苏维尔要塞开始分叉,第一条经过杜奥蒙村再到114团阵地,另一条则先转向沃堡走一段,然后再向北直接到阵地。

这件事安排妥当后,德内尔又请求参谋长继续向前线运送五颜六色的信号弹。当114团发出炮击请求的时候,他们会一并打出信号弹,以此尽量蒙蔽德国人,使他们认为法军炮兵只是看到了步兵的信号弹才开火。

两个请求参谋长都满足了,德内尔这才满意地挂了电话,然后对上级汇报道:“明天我们一定能让德国人好看!”

“具体怎么打?”已经坦露心声的曼恩自然是不耻下问了。

“很简单。”德内尔回答道,“加固阵地,等待德军进攻,然后轰炸他们就好了。”

他是这么打算的,第二天也确实这么做了。德军在2月29日上午再次发起了进攻,用一个整团的兵力冲击114团,俨然是要一鼓作气拿下这块无名阵地。

面对鼠群般恶心的灰潮,德内尔立刻离开潜望镜,摇响了团指挥所里的电话:“榴霰弹,6公里,半分钟急促射!”

柏汀二等兵,就是那个通讯兵,立刻冲到战壕中,朝天上随意打了一发绿色信号弹,一分钟后,天上便响起了炮弹的呼啸声。

德军似乎完全没有预料到法军的火炮会来的如此及时,他们几乎是在毫无遮蔽的暴露地带遭受了炮击。75小姐的榴霰弹在大概十几米的空中炸出一簇烟,然后玻璃球大的钢珠便如雨点般砸到了德国佬的头顶。

即便是在德内尔漫长的军旅生涯中,如此疯狂的杀伤也不多见。在这堪称最理想的战斗场景中,75小姐高射速的优点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只用不到半分钟,一个炮兵营(共12门1897年型75毫米野战炮)就向这个倒霉的德国步兵团倾泻了两百多发榴霰弹。数以万计的钢珠几乎在一瞬间便横扫了德军的进攻阵列,炮击停止后,战场竟然诡异地安静了下来。

不只是德国人,就连法国人都被眼前的场景吓了一跳:数以百计的士兵要么变成了尸体,要么就在地上哀嚎蠕动,场面实在